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當地時間11月25日晚去世。聽到這個消息,深深的懷念油然而起。我任外長時訪問古巴,曾有幸與他會面,深切感受到在他領導下古巴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到他對發展中古友好的高度重視,感受到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
2000年9月16日上午,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后,我率代表團乘包機從紐約肯尼迪機場出發,開始了對拉美四國的正式訪問。
這一年恰好是中國與古巴建交40周年。于是,我就任外長后的第一次拉美之行就從古巴開始了。
古巴素有“加勒比明珠”的美譽,人口1100萬,地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蔗糖大國和優質雪茄煙、朗姆酒的生產地。
20世紀50年代,古巴著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率領28人從墨西哥乘“格拉瑪”號船登陸古巴,向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宣戰,并于1959年攻入哈瓦那,宣告古巴革命成功,在美國眼皮底下建立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讓世界為之震驚。
從此,充滿浪漫和傳奇色彩的古巴革命,留著大胡子、一身戎裝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要古巴,不要美國佬”的響亮口號,古巴糖,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美麗的哈瓦那》,就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對古巴深刻而珍貴的記憶。
和我的同齡人一樣,我對古巴也一直懷有向往之情。作為外長首次訪問古巴,終于使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古巴,接觸卡斯特羅。
飛機上,我仔細研究了美洲地圖。從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到古巴的最近距離只有不到100海里。但因為美國對古巴實行的封鎖政策,這不足100海里的佛羅里達海峽卻成為一道屏障,將兩個隔海相望、比鄰而居的國家阻隔了半個世紀之久。海峽的一端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另一端是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不知道這一阻隔還將持續多久。
2000年9月16日下午1點,飛機準時抵達哈瓦那何塞·馬蒂國際機場,古巴同志和中國駐古巴大使王成家已在機場等候。一下飛機,我們就感受到古方的熱情和友好。對于我的到訪,古方表示熱烈歡迎,認為中國外長在古中兩國建交40周年之際訪問古巴,表明了中國同志對古巴同志的友好情誼和對古中關系的高度重視。
在前往賓館的路上,哈瓦那的秀美風光和宜人氣候讓我和代表團成員頓感輕松。
“美麗的哈瓦那”果然名不虛傳,藍天白云下加勒比海一望無際,滿城的“國樹”王棕櫚高大挺拔,綠蔭掩映下的各式建筑風格各異,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哈瓦那,這座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者建造的古城,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哈瓦那古城于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一大批古建筑至今都保存完整。城中隨處可見花崗石修建的樓宇,顯示出殘舊和斑駁的殖民主義印記。奔跑在哈瓦那大街小巷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制造的“甲殼蟲”和老爺車,是這個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當天下午4點,我與古巴外長舉行了會談,就加強中古雙邊關系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會談后,我們共同簽署了兩國外交學院間的合作協議。離開外交部前,古巴同志告訴我:“總司令晚上將在革命宮會見并宴請您。”
古方所說的“總司令”,正是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因為卡斯特羅曾帶領古巴人民武裝推翻獨裁統治并一直擔任古巴革命軍總司令,因此古巴人民喜歡親切地稱他為“總司令”。
中國人對于古巴的認識大多源于卡斯特羅。這位深受古巴人民愛戴的領導人出生于1926年。他的父親是一位甘蔗種植園主,家境富裕。據說他從小就很有正義感,經常為窮苦學生打抱不平。青年時期的卡斯特羅曾在哈瓦那大學學習法律。20世紀50年代初,他率領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多次發動反抗巴蒂斯塔獨裁統治的斗爭。
1953年,卡斯特羅因率領游擊隊攻打蒙卡達兵營而被捕入獄。那一年,他年僅27歲。在法庭上,卡斯特羅慷慨陳詞,發表了著名的辯護演講《歷史將宣判我無罪》。這篇著名的演講震撼了古巴,震撼了世界。從此,全世界都知道了卡斯特羅。
面對美國長達40多年的封鎖和制裁,卡斯特羅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尤其是在蘇聯解體后,依然堅定地領導古巴人民捍衛國家獨立主權,堅持社會主義,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辟了古巴建設和發展的獨特道路。
這是我在短時間內第二次與卡斯特羅主席會面。就在此次訪問古巴前,我陪同江澤民主席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曾親身感受了卡斯特羅主席在國際舞臺上的魅力。
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因為有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先后發言,時間安排得很緊,聯大規定每位領導人發言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并在演講臺上擺放了一盞計時提示燈。當輪到以長篇演講著稱的卡斯特羅上臺時,一向嚴肅的他出人意料地用一塊手帕遮住了提示燈,暗示不要中止他的演講,這一幽默舉動引起在場各國領導人的一片笑聲。但當所有人都認為卡斯特羅將要發表長篇演說時,他卻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發言。結束前,卡斯特羅還不忘將手帕取下來。聽眾席上再次爆發出掌聲和笑聲。
就這樣,在聯大這個縱橫捭闔的國際舞臺上,卡斯特羅別具匠心地“幽默了一把”,再次展現了他獨特的個人魅力。
晚上8點,我和代表團一行準時前往革命宮。古巴革命宮位于哈瓦那革命廣場附近,中部為古巴國務委員會辦公地,左、右兩側分別是古共中央和部長會議辦公地。革命宮建筑宏偉、莊嚴肅穆,是古巴黨和國家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地方。
知道中國代表團到來,卡斯特羅主席特意提早從三樓辦公室來到二樓大廳迎接我們。當我們抵達時,身材高大的卡斯特羅主席身著標志性的綠色軍裝,精神抖擻地站在大廳中央等待我們的到來。他熱情地和我擁抱,像老朋友聊天一樣拉開了會談的話題。
會談中,卡斯特羅主席始終強調對發展古中關系的高度重視,談話間充滿了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動容地說:“我始終記得,1993年當世界上不少人以為古巴將不復存在的時候,我們的中國朋友江澤民主席訪問了古巴,成為當年唯一訪問古巴的外國領導人,令我們十分感動。”
卡斯特羅主席十分看重中國的發展中大國地位,認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強盛是發展中國家的希望。
我對卡斯特羅主席表示,中國人民也十分關注古巴的建設和發展。古巴人民在他的堅強領導下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走上了恢復和發展的道路,十分不易,相信古巴一定能夠在國家建設中取得更大成就。卡斯特羅主席聽后默默地點頭。
我訪問古巴期間,正值古巴兒童埃連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古美關系成為媒體的焦點。
卡斯特羅主席向我詳細介紹了爭取埃連回國的過程。他挺直了身體,時而神情嚴肅,時而加重語氣地給我講述著整個事件跌宕起伏的經過。
他告訴我,1999年11月,年僅6歲的埃連被母親帶離古巴,乘船偷渡前往美國。途中他們遭遇了海難,埃連的母親等罹難,小埃連自己則幸運逃生。獲救后,他被送到美國邁阿密的親戚家中。后來,美國國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僅不允許小埃連返回古巴,而且將他打扮成“民主小戰士”,當作反古宣傳的工具。在古巴政府的支持下,埃連的父親堅決要求美國交還孩子,但遭到美方的極力阻撓。
卡斯特羅激動地告訴我,為了爭取小埃連回國,他親自率領古巴人民舉行百萬民眾示威游行。經過七個多月堅持不懈的斗爭,2000年6月,埃連終于回到自己的祖國。
講到最后,卡斯特羅滿懷深情地說道:“埃連是古巴的兒子,是每一位古巴人的兒子。這場戰斗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古巴人民的勝利。”
的確,卡斯特羅不僅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領導人,更是一名極具魅力的演說家。會談和宴會整個過程中,時齡74歲的卡斯特羅主席縱論國際形勢,始終精神飽滿,口若懸河。他的講話總是幽默風趣,妙語連珠,鏗鏘有力,并經常引經據典,“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對中國革命歷史進程和中國當前形勢、政策都十分熟悉,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很感興趣,對許多具體問題都“刨根問底”,一定要問個究竟。
不知不覺已過午夜時分,因為擔心影響卡斯特羅主席休息,我幾次試圖告別,都被他挽留下來。
就這樣,和這位著名領導人的會談始終沉浸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一直持續了六個半小時,直到凌晨2點半,卡斯特羅主席依然談興未減。但考慮到代表團第二天的活動,他不得不遺憾地結束了這次會談。
臨別前,卡斯特羅主席專門送給我和代表團成員每人一盒“COHIBA”牌雪茄煙。他幽默地說道:“我已經戒煙了,現在只能做古巴雪茄的推銷員。就像我喜歡吃中國菜一樣,希望更多的中國朋友能夠喜歡古巴雪茄,相信你們抽雪茄時會想起我。”
會見和宴會結束后回到飯店,我久久未能入眠。這次會面讓我對卡斯特羅主席又有了更多鮮活的認識。作為古巴共和國的奠基人,卡斯特羅對古巴人民充滿了堅定必勝的信心。為了古巴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不辭辛勞,不知疲倦。正因為如此,卡斯特羅在古巴人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感召力。
卡斯特羅同志和我們永別了。古巴和拉美人民失去了一位優秀兒子,也使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親密同志和真誠朋友。往事歷歷在目,我們永遠懷念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唁電中所說:“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人物,歷史和人民將記住他。”
(原題為《追憶偉人菲德爾·卡斯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