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古巴導彈危機,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1962年10月16日到28日的13天時間里,人類從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場核戰爭的邊緣。
2016年11月26日,在這場空前核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去世,終年90歲。此刻,讓我們再回看歷史。
本文摘自《軍事歷史》2004年第4期,以下為全文:
卡斯特羅
古巴內外政策的“左傾”化,極大地觸動了美國在古巴的利益。美國對古巴政權采取了包括斷絕外交關系、貿易禁運等政治、經濟措施,并著手組織武裝顛覆活動,其中包括在古巴境內組建“秘密的情報、行動組織”,“在古巴境外建立一個統一的反對派組織”和“一支準軍事部隊”,美國國防部也在醞釀直接使用美軍對付古巴的緊急計劃。
1961年1月肯尼迪上臺后,確信古巴已經成為蘇聯的衛星國,卡斯特羅政權的存在將會引發整個拉丁美洲的革命洪流,因此采取較之前任更加強硬的政策,并批準了豬灣進攻計劃———由美國組織的古巴流亡分子的武裝力量,對古巴發動突然襲擊。4月16日,豬灣事件爆發。古巴軍民在卡斯特羅領導下奮起反擊,于4月19日全殲了入侵者。豬灣入侵失敗后,美國又開始計劃代號“貓鼬行動”的大規模秘密戰,目的是以各種手段策動反對卡斯特羅政權的大起義,而美國將在關鍵時刻動用美軍支援起義。除此之外,美國還加緊完善早就擬定了的由美軍直接入侵古巴的各項計劃,并于1962年春在加勒比海進行了幾次極具威脅的大規模演習。
美國對古巴的敵視和必欲除掉卡斯特羅政權的種種行徑,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系的極度緊張,迫使古巴為尋求自身安全而倒向蘇聯并宣布自己為社會主義國家。而蘇聯出于涉足美國后院,改善自身戰略態勢的考慮,也乘機與古巴結成了盟友關系,并對保衛古巴承擔了義務。古巴問題由此而發展為美蘇兩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爭奪的一個熱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