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沙坪壩區大學城,讀者可能想到高聳的教學樓、典雅的圖書館,十幾萬名大學生在這里青春飛揚……少有人知道,大學城最早的大學是什么學校?在哪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去年底,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隊呼吁,把大學城最早大學重慶炮校舊址保護起來,打造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文化創意園區。
新年到,沙坪壩區文物管理所已經對炮校中的五處舊址進行了立牌保護。沙坪壩區文物管理所所長郭小智表示:“這也是我們的新年心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來保護這些快要被遺忘的歷史。”
炮校平房
青瓦平房八一軍徽
從地鐵1號線陳家橋站1號出口出來往右,能看見一條支路一直往里延伸。走上那條支路,就已經進入了重慶炮校的范圍。再往前100米,左邊能看到一排排平房,其中一排最為特別,側門墻上生長著爬山虎,已經將門擋住,不過最上方的八一軍徽依然很醒目。據說,這里就是曾經的第二軍官食堂。
順著公路,再往前走大約300米,可以看見一個名為“快活林”的大排檔,這里就隱藏著當年炮校的禮堂。禮堂大門上方的八一軍徽,以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標語幾乎看不清了。禮堂里面,已經成了農家樂擺放雜物圈養雞鴨的地方。禮堂舞臺,還能看到當年的幕布、吊燈、控制臺等。大廳的柱子上還能看到“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觀眾”的標語。
在炮校遺址內,隨處可見的就是老式的平房,白墻青瓦。這些平房,現在都出租給附近打工的人。每排平房外墻最居中的地方,都會有一個八一軍徽的標志,賦予了這些普通的平房最不普通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