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翌日,我便陪巴金到各處去訪談。每到一個掩體和防空洞,見到干部、戰士,他都是那樣的興奮和喜悅。訪談時,他用筆迅速記錄。很快我們熟悉了,巴金讓我在他筆記本上寫下我的名字——戴雪霞。他在一旁認真地看著,然后輕聲地問:“為什么年紀這么小就參軍?”我遲疑了一下,直率地告訴他,因家境不好沒錢上學,1949年我們家鄉寧夏銀川剛解放,13歲的我和11歲的弟弟就一塊參軍了。巴金察覺我有點心酸,于是就問:“常給家里寫信嗎?”我搖頭:“不經常。”他很快轉了話題:“你們到前線怎么給戰士演出啊?”這話觸動了我,竟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
在山坡上、防空洞里都可以演,我們自己背演出服裝、道具,穿叢林、爬山、走崎嶇小道,冬季氣溫低于-20℃,手生凍瘡用紗布包著,演出時面部涂油彩化妝。節目都是短小精悍、宣傳歌頌戰斗中的英雄事跡、鼓舞戰士斗志的。我為戰士跳舞唱歌,還說快板。有一次正在大山溝里的樹林演出時,忽然數架“油挑子”(F86)猛地向山溝俯沖下來,機翼閃電般擦山而過,發出嘶吼的怪聲,霎時硝煙沖天,塵土似巨浪卷起,大家原地臥倒隱蔽。此時,只見我們的高射炮手唰的一聲調轉炮頭,直沖敵機的方向發射,激烈的轟鳴過后,一架敵機在遠處冒煙啦,其余幾架一溜煙地逃跑了!片刻的寂靜中,突然爆發雷鳴般高喊勝利的歡呼聲。大家情緒激昂,繼續為戰士演出。
巴老聚精會神地聽著,用筆記著,看到我激動的表情不禁問了一句:“你害怕嗎?”我自信地說:“和大家在一起,炸彈、機槍是打不倒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