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世界”從來就是個虛構故事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不久前發表視頻講話稱,他的執政將基于“美國優先”原則,并廣泛談及能源、規則、安全、移民、種族等方面將采取的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之處恐怕在于上任第一天就將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特朗普在選舉期間還威脅說美國將退出全球氣候變化協定,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說不,而擬議中的跨大西洋投資與貿易協定(TTIP)已經無疾而終。
有人稱美國已經厭倦了“領導”世界,不再熱衷于當“世界警察”,或許將從世界事務中抽身,有人哀嘆美國治理下的世界秩序將命懸一線,還有人擔心沒有了美國的“領導”世界將大亂臨頭。而受到英國脫歐和美國“特朗普現象”的刺激,歐洲多國右翼勢力趁機蠢蠢欲動,民粹主義滋生。歐洲近年來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安全危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等的惡性循環,歐洲人的淡定已經蕩然無存。事實上,亞洲也難說是高枕無憂。那么,美國新孤立主義是否會大行其道?誰來“領導世界”?中國會“領導世界”嗎?
首先,“領導世界”不過是一種自我陶醉的想象。美國并沒有領導過世界,所謂的全球“領導”名不副實。冷戰時期,世界一分為二,有蘇聯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最多是西方的“一家之長”。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確一度想領導世界,但那種“單極時刻”則猶如夜空中的煙火,炫麗卻短暫。隨后美軍墜入兩場曠日持久戰爭的泥潭。2008年金融危機接踵而至,一種揮之不去的壓抑伴隨奧巴馬總統的這八年白宮生涯。曾幾何時,奧巴馬雄心萬丈,誓言“變革”,但在美國極化政治每況愈下的殘酷現實面前,他也只是徒增幾絲白發。特朗普以“讓美國重新強大”的口號再次撥動那些不甘平凡的神經,但很多人也忽然發現,真正的威脅是在國內,特朗普所說的“讓美國重新強大”首先是美國的國內要強大。
其次,中國戴不了“領導世界”的高帽,但可以發揮引導作用。在當前全球化面臨新的十字路口之際,中國又一次被推到世界舞臺的中央。2008年金融危機讓中國瞬間坐上主桌,從此便一直處于國際聚光燈下。中國在金融危機后托舉起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的希望,國際地位大幅躍升。不久前,一位亞洲國家的外交官對筆者說,過去但凡遇到重大問題,人們都習慣性地把目光投向華盛頓;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把目光投向北京,希望中國提供答案,希望從中國的表態中獲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