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斯拉交付了第一批Model 3,為自動駕駛連儀表盤不要了)
馬若飛
一輛沒有儀表盤的車。
北京時間7月29 日 中午,特斯拉在加州弗利蒙特總裝廠召開了一場發布會,老板伊隆·馬斯克出場,交付了首批 30 臺新型量產車Model 3。
Model 3 于 2016 年 3 月發布,2017 年 7 月初第一臺量產下線,車主是馬斯克本人。這次雖說是交付首批車的發布會,但實際上這 30 臺車的車主全都是特斯拉員工,發布會之后的試駕會開的也是這 30 臺車。
和最初發布的概念車相比,Model 3 的外形和內飾變化不大。從車身側面的線條來看,Model 3 基本上就是一臺 Model S的縮小版,它們的腰線、車門折線、后輪上方的輪拱折線、后門形狀和后三角窗都幾乎一模一樣。
和概念車相比,量產車 B柱之前的距離有加長,這大概是為了增加車內空間。按照馬斯克的說法,Model 3 在看起來不大的車身外形內提供了最大的空間。按照前往現場試駕的媒體的體驗,特斯拉 Model 3 的內部空間可以讓四個成年人不局促的乘坐。
但因為車身長度更小,Model 3 的行李儲存空間當然比 Model S 更小,大約只有 Model S 的一半,車頭行李艙能放一個背包,車尾箱能放兩個登機箱。
最令人驚訝的是 Model 3 沒有儀表盤
和概念車幾乎一模一樣,位于司機前方,所有汽車應該都有的儀表盤都不存在。
Model 3 前排只有在最中間的位置設計了一個 15 英寸的大屏幕,所有的行車信息都在這個屏幕上。
在方向盤后部,只有兩個控制撥桿,左側的控制車燈、雨刷器,右側的撥桿控制五個檔位,倒車、停車、空檔、行駛和自動(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被單獨設計成了一個檔位。
Model 3 也沒有傳統的空調控制面板和空調出風口。空調面板自然是集成在中控屏幕里面,空調出風口變成了擋風玻璃下方的一個橫跨整個車廂的長條狀開口,風向也是在中控屏幕里控制。
和這個驚世駭俗的內飾相比,Model 3 的玻璃車頂、隱藏式門把手都顯得不值一提了。
不用多說,特斯拉 Model 3 看上去非常特別,但有一些非常簡單的設計還值得懷疑。
比如中央顯示屏這個最大的內飾設計突破,雖然看上去整個車廂氛圍因此顯得非常現代、精簡,但駕駛員獲得車速等基本信息會更麻煩,需要從路面到中央屏幕大幅度轉移視線。
按照馬斯克的說法,未來 Model 3 支持全自動駕駛以后,用戶可以在車里看電影、交談或者睡覺。所以可以認為,Model 3 的內飾是一種為了全自動駕駛的超前設計。但就像這輛車還不得不裝上方向盤一樣,它還需要駕駛員,這種完全沒有儀表盤的設計實在非常激進。
配置更精簡
性能方面,特斯拉提供了兩種配置,基本版續航 350 公里,百公里加速 5.6 秒,售價 35000 美元起;長續航版續航 500 公里,百公里加速 5 秒,售價 44000 美元起。這兩種車型暫時只提供后輪驅動車型,全部 Model 3 都將使用全新的 21700 鋰電池芯級。
此外還有部分配置的選裝:解鎖自動輔助駕駛 5000 美元。包含電動座椅、座椅加熱、玻璃除霧、打孔木內飾在內的高級選裝包 5000 美元、特殊油漆 1000 美元等。未來如果特斯拉更新全自動駕駛軟件,解鎖還需要 3000 美元。
總體來說,可選的部件相對 Model S 和 X 少得多,目的也是為了降低成本,精簡生產。
特斯拉把首批車交付給員工,是更方便特斯拉找出量產車階段的問題,方便后續的產能爬坡。
目前,Model 3 的累積訂單已經超過了 50 萬臺,每一張訂單都預付了 1000 美元或等值貨幣。 但目前 7 月只生產了 30 臺。馬斯克說,Model 3 的產能將在電池工廠“千兆工廠”和弗里蒙特總裝廠的改進下提升,目標在今年 12 月達到月產 20000 輛的目標。
在 11 月之前,特斯拉將僅生產長續航車型,標準版車型 12 月開始生產,明年春天開始生產 4 輪驅動車型。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車輛交付將從 2018 下半年開始。
特斯拉在活動上宣傳,Model 3 是“世界上第一款大眾市場電動車”。實際上 Model 3 并不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電動汽車,也不是最便宜的。
但以現在已經量產的電動車產品來說,Model 3 是同價格中續航最長的電動車型:最暢銷的日產聆風價格便宜,只要 30000 美元起,但續航最長只有 170 公里;Model 3 最大的對手雪佛蘭 Bolt 雖然售價更便宜,但按照 37000 美元的建議售價算,每公里續航的平均價格 Model 3 更低。
最大問題還是量產
本月初,特斯拉中國在把辦公室搬到華茂中心之后組織了一場媒體活動,當時 Model 3 還沒有量產交車,《好奇心日報》詢問,Model 3 何時會在國內交車,何時有試駕車可以供潛在顧客體驗。
特斯拉中國的回答都是:暫時沒有時間表。
3 月份,特斯拉宣布 2016 年在中國營收 10 億美元,占全年總收入的 15%。但這個數字里面至少有 42% 是稅費(關稅 25% 和增值稅 17%)。
減去稅的數字只有大約 6 億美元。按照最便宜的 Model S 車型來計算,也就是不超過 8500 輛。
中國市場的稅對 Model S 這樣的豪華車來說可能不是問題,因為買一輛 100 萬人民幣以上的車的人不太在乎車子是不是再貴 20%。
但 Model 3 未來在中國的銷售中,稅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按照特斯拉的定價規則,未來進口 Model 3 在中國的起售價格估計會在 30 萬到 31 萬人民幣之間。
這個價格正好是中國市場上爭奪最激烈的豪華三廂車的價格區間。寶馬 3 系、奔馳 C 級,奧迪 A4 國產車型的價格都定在 28 萬上下。
Model 3 如果國產,減去 20% 的進口關稅,售價將降低至 26 萬人民幣左右。在這個價格下,Model 3 將因為不需要額外取得車輛牌照,在一線城市的潛在消費人群里明顯吸引力更強。
Model 3 和沃爾沃 S60 側面立柱碰撞試驗對比
在周末的發布會上,馬斯克出場了 15 分鐘,神情輕松,笑料不斷。他在展示了一段 Model 3 和沃爾沃 S60 側面立柱碰撞試驗的對比視頻之后,一度強忍笑意不得不停下演講幾秒鐘:視頻里 S60 在側面立柱碰撞試驗下車身側面凹陷嚴重,大幅入侵駕駛艙空間,而 Model 3 因為底盤是整體電池的先天優勢,碰撞形變非常小。
沃爾沃 S60 正是傳統豪華三廂車的代表車型之一,沃爾沃也一直是以安全作為最重要的賣點。馬斯克還調侃了現在的汽車安全測試,說所謂的“5 星安全”也就是這樣,就差直接說“特斯拉才是汽車的未來”了。
在奔馳、寶馬、大眾、本田、豐田這一大堆傳統車企量產電動車的 2019 年之前,特斯拉 Model 3 就是這個價位最好的電動汽車。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特斯拉的量產計劃能否實現。
特斯拉從成立至今,每一款車的量產計劃都比特斯拉最初公布的時間表晚得多。Model S 延期三年,Model X 一年半。
隨著歐洲、中國的政策調整,傳統車廠都在籌備電動車。這一次,它不能再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