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今年插線板的賽場,不可謂不熱鬧,先有小米公然攪局,推出USB插線板;間有新興互聯網企業歐瑞博驚艷亮相,也有傳統插線板巨頭公牛和鴻雁試圖反擊,傳統與互聯網PK,火爆與冷淡并存,2015年的插線板市場,儼然成了智能家居硬件領域的熱門戰場。
但這些企業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摸索到了通過微智能單品引爆家居市場這條道路,在2012年之前,國內的智能家居概念還只是局限于家居裝修解決方案,對尋常百姓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事情。2013年后智能單品的井噴式出現,才讓企業意識到找到接地氣的商品歸根到底要從消費者做起。去年智能單品大熱,銷量相比13年增加了3-4倍。然而這場 “熱銷”的背后是消費者對智能背后蘊藏何種價值缺乏認知,是試水者為分羹在拿用戶體驗不斷“試錯”的道德缺失,是圈內熱圈外冷的荒誕怪象。我認為這場自high歸根到底有以下原因:沒有觸碰到用戶的G點,缺乏相互交融的前戲,不愿嘗試新玩法,一個套路使勁地耍流氓。因此,去年并沒有任何一款產品擁有打開用戶錢袋子的“魔法”,席卷起一股企業競相推陳出新的浪潮。
但插線板卻能夠在眾多單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引爆今年智能家居市場的佼佼者,究竟具有哪些“魔力”?
首先插線板本身作為一個剛需用品,市場十分巨大;其次在滿足插線板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增加WIFI聯網、遠程控制、定時開關等新的智能化功能,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同時企業將用戶交互數據聚合在云端,通過這些數據不斷改進產品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最后,39元-49元的眾籌價,直擊主流插線板市場30-70的定價區間,使得購買成本大幅下降;而在智能硬件如火如荼且大眾化、平民化的時機點上,智能插線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了傳統插線板廠商轉型升級的意愿,掀起一股你追我趕的風潮,最后獲益的總歸是消費者。所以,這是在一個恰當的時點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在我看來,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想不火都難!
當前互聯網已經由千萬級接入數的PC互聯網發展到億級接入數的移動互聯網。未來十年,互聯網要解決的是萬物互聯的問題,這將會是一個千億甚至萬億的接入數,由此產生的數據,將帶我們真正進入大數據的時代。因此,要想讓智能硬件真正成長起來,就面臨著如何讓智能硬件的用戶量達到規模效應的問題。在這之前,眾多互聯網、物聯網企業將重心放在爭奪“入口”和“平臺”之上。我認為,現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場需要的既不是入口,也不是平臺,而是一款能讓用戶喜愛的單品。只有這樣的熱銷爆品,才能通過產品規模效應來發揮物聯網大數據的作用。我以傳統插線板和智能插線板為例,揭開智能單品零利潤模式的神秘面紗:
1、傳統插線板的盈利空間=利潤20元=零售價50-成本30元
由于是一錘子買賣,利潤區間不變, 只存在分配比例的變化。無法延伸產品價值。這里的價值鏈有兩方,分別是廠商和商家。廠商結合用人,原材料等因素評估生產成本為30元,通常是固定的。商家根據市場情況把零售價定為50元,隨市場浮動小幅調整價格。因此利潤區間是一個閉區間,雙邊變化僅是廠商和商家之間分配比例的變化,價值鏈呈閉環。
2、智能插線板的凈利價值=零售價39元-成本40元+APP分發價值20元+云端用戶交互數據價值+增值服務價值……
雖然是一筆零利潤買賣,但價值會隨交互數據增長而遞增,即用戶交互越多,價值越大。這里的價值鏈有三方,除了廠商和商家,還有第三方用戶。廠商成本價固定為40元,商家定價低于成本為39元,從凈利潤的概念看來,似乎是虧了。但由于牽扯到第三方,用戶交互越頻繁,產生的數據越多,就可以產生數據價值。這個數據價值是企業分析用戶屬性,痛點,場景需求各方面,從而改進產品,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即產生增值服務價值的重要來源。由于不斷有新的用戶交互,產生的數據會像滾雪球那樣不斷增多。因此,利潤區間是一個開區間,用戶這一邊產生的數據價值是無窮大的,價值鏈呈開環。
十年前數字相機一舉顛覆膠片市場、蘋果手機顛覆功能機市場的結果告訴我們,商業模式的改變完全有可能動搖傳統行業的根基,催熟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在互聯網公司零利潤模式的沖擊下,以公牛、鴻雁為代表的老牌插線板廠商,面對互聯網、物聯網企業的“入侵”,是否已經準備好應戰?
以公牛插線板為例,品牌、渠道、生產制造是傳統品牌的三大明顯優勢所在。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受眾群體已從70,80階層轉移為90,00階層,他們對傳統品牌并不十分感冒。在互聯網品牌沖擊下,傳統制造品牌對90、00后用戶影響力有下降的趨勢;而傳統優勢渠道的龐大,可能束縛其布局新興互聯網渠道的腳步,優勢反而成為包袱,從國美、蘇寧布局線上渠道舉步維艱可窺見一斑;反觀生產制造對于大部分互聯網企業早已不是問題,跨界新秀攜手行業老二、老三進行代工制造,從而動搖傳統老大地位的做法在很多行業都屢試不爽。當傳統制造企業在面臨品牌認知度、傳統渠道與新興渠道沖突、制造能力優勢下降等困惑的同時,還要面對互聯網品牌宣傳營銷、APP交互、云平臺數據服務等難題時,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歐瑞博等互聯網企業如果拋開物聯網、云平臺、APP,在過去純拼生產的大環境里,確實是干不過公牛。但插線板要想做好,往后走一定得跟數據相結合,并且有更好的交互,行業的壁壘從生產,變成了軟硬結合。云平臺數據處理、APP交互、產品營銷設計能力成了新的殺手锏,再結合品牌宣傳、互聯網渠道快速布局、行業優質企業制造代工的發力,互聯網企業戰力十足。更恐怖的是在零利潤模式下,智能插線板39元的定價比非智能的插線板還便宜,這對傳統制造商的沖擊相當致命!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傳統企業肯定也不會坐以待斃,但組建新的互聯網團隊、開發對接APP和云平臺等動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精力,在行業瞬息萬變的今天,能否成功轉型,尚有許多未確定的因素。
當互聯網創新企業通過微創新智能產品引爆傳統成熟市場、并以新的零利潤模式攻城略地時,傳統廠商也不會坐以待斃,公牛、鴻雁相繼嘗試推出自己的USB插線板、智能插線板就是最好的明證。究竟是傳統“不將就”的廠商成功自救實現逆襲,還是互聯網公司成功顛覆傳統引領智能新領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