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roadLink CEO 劉宗孺
【編者按】智能家居業內一直流傳著“智能家居還未形成剛需”、“圈內熱圈外冷”、“在黎明到來之前倒下了”的說法,行業的現狀是否果真如此?客觀來說,是的!那么,在BroadLink CEO劉宗孺眼中,要想打破僵局需要實現兩點:1、建立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2、完成從單品到系統的模塊化智能。
以下內容是根據劉宗孺內部演講整理:
智能家居為什么至今仍舊不溫不火?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甚早,但一直沒有具體的建筑案例出現,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建造了首棟“智能型建筑”,才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1997年,歷時七年,比爾﹒蓋茨在華盛頓湖畔的私人豪宅建成,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這座建筑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僅具有高速上網的專線,所有的門窗、燈具、電器都能夠通過計算器控制,還有一個高性能的服務器管理整個系統后臺,可遠程操控。
在行業發展最初,海外智能家居領域出現了兩家經典企業代表,分別是系統集成商control4和Crestron(快思聰);在國內,眾多廠家基于總線制及ZigBee系統等技術各成體系,多種協議和標準共存,這個PC時代的總線制方案至今仍作為一個經典案例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當然前提是不計成本。
市場上主要是依賴于中控系統的傳統智能家居整體方案,集中于四大領域:燈光照明,電動窗簾,家庭安防系統,背景音樂,像這樣一整套系統通過集成商、經銷商提供給消費者。這個階段的產品雖然較“蓋茨”系統便宜,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價格依然是居高不下,而且重度依賴系統集成商。
在當時若想體驗智能家居,必須在裝修過程進入,經由專業技術人員安裝調試,并負責后期維護、升級和服務。如果產品使用過程中發生任何故障,或者用戶希望改變使用場景,則需要專人上門重新進行編程。智能家居產品的人力使用成本非常高,導致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同時智能手機尚未普及,不夠成熟的產品只能帶來略顯粗糙的用戶體驗。
在這條路上探索了十幾年,智能家居仍處于起步階段,直到2014年1月,美國初創公司Nest Lab因一個智能溫控器單品被谷歌以32億美元天價收購,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而美國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專注于家庭自動化技術,主打產品為家庭智能操控系統,早在2013年8月也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則不及Nest Lab的五分之一。當然谷歌之意并非賣海量產品,而是通過單品切入形成生態,進而形成類似安卓的開放平臺和標準,這將在白皮書下半部中詳細闡述。
在技術發展,產業鏈日漸成熟,市場容量巨大,消費結構升級等因素的刺激下,大量的風險投資和創業者涌入智能家居領域,而終端消費者卻并不買單。業內流傳著“智能家居還未形成剛需”、“圈內熱圈外冷”、“在黎明到來之前倒下了”的說法,究其實質原因還是在于產品性價比低,用戶學習成本高。產品功能與用戶需求錯位,用戶很難接受價格不菲的整套裝修方案,并不認為智能家居產品會給生活帶來直觀的品質提升。大部分用戶的早期嘗試基本是出于好奇與新鮮感,但最終都因為產品操作復雜、缺乏粘性拋棄了。
回溯漫長的成長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智能家居至今仍舊不溫不火的個中緣由。
如何突破智能家居行業現存僵局?
至于如何打破智能家居市場目前的僵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從BroadLink的發展歷程和戰略思想來談談粗淺的看法。
觀點一:市場教育成本要低
引導和教育市場的成本低,消費者才更容易嘗試和接受,因此我們選擇了極小的智能單品——Wi-Fi插座切入,實現了存量電器簡單的智能化,也使智能家居從系統走向了單品。
Wi-Fi插座對傳統定時器作出了升級:傳統定時器設置麻煩,且無法進行精準設置,而Wi-Fi插座可以精確到秒;傳統定時器無法進行多組任務設置,Wi-Fi插座能夠完成多組定時任務;傳統定時器一旦設置就必須執行, Wi-Fi插座可以依據環境和人的使用需求,隨時遠程增添或取消定時任務。
將智能插座插入一個單獨的插座,再把電熱水器、加濕器或凈化器等設備插入其中,即可用手機遠程控制電器,幫用戶定時煲湯煮飯、定時開關熱水器、周期凈化空氣等等,簡單實用。
通過真正好用的產品打動消費者,并把嘗鮮的購買成本降到了最低,用戶在初次體驗后,自然會喜歡并接受,同時將延伸關注新產品或者關聯產品,再逐步添加其他智能設備時是無感的。
觀點二:智能家電是使用更高頻、用戶接受度更高的智能硬件
近年來智能硬件產品爆發式增長,智能硬件市場被炒得火熱,但對于用戶來說,智能的電動窗簾、燈光只是“nice to have”而非“must to have”,真正的剛需還是在于使生活中高頻使用的東西變得更聰明,毋庸置疑,家用電器是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件。所以,智能家電相較于其他智能硬件更具備流行優勢。
以有“腦子”的智能電燉鍋為例,它的電控邏輯可以隨時改變、實時更新,比如燉豬蹄與排骨湯所需火候時間各不相同,它將自動按照各種菜肴最適合的烹飪方式,做出最美味的食物。
智能烤箱也是如此,所有的翻轉、溫度,以及出爐,都會按既定程序自動執行。用戶可以隨時下載互聯網菜單,下廚房變得更輕松。另外,如果父母學不會操作,子女在異地也能用手機幫助控制。
觀點三:模塊化智能可以無限擴展
傳統智能家居主要是燈光照明、電動窗簾、家庭安防系統、背景音樂等,之后又有一大波智能家電興起,同時各大平臺公司也在自建生態,但無論是家電還是平臺,彼此之間并未真正實現互通。
我們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希望生態內的設備、家電可以互聯互通、自由組合及無限拓展,以滿足不同行業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用戶可以將任何一個智能單品、套裝甚或家電作為享受智能家居的起點,比如從小插座、格蘭仕的微波爐或者奧克斯的空調開始,體驗智能帶給生活的驚喜改變。同時,還可以將單品組合成個性化的定制方案,例如,組合成房地產、酒店、會議室等解決方案。
不同品牌、不同品類的產品還可用同一個超級APP控制,所有智能產品之間都能實現互聯互通、條件聯動、數據共享。
觀點四:人工智能的引入終將引爆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家居分三步走:第一步,完成家電的聯網控制,并且產品之間可以互聯互通;第二步,加入傳感器,與家電形成聯動,通過傳感器讓家電、燈光、窗簾等自動感知運行,實現家庭自動化;第三步,引入人工智能,或將引爆智能家居市場。
未來,人工智能將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領域,帶來更自然的人機交互,就像與普通人打招呼一樣,機器可以理解你并執行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父母輩學不會手機操作,現在讓他們動口就行。機器最終是為人類服務的,當它能夠讀懂你的內心,就真正實現了智能化。
如傻瓜式語音語義交互,遠程拾音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的語音識別和控制。亞馬遜Echo、京東叮咚智能音箱都是表現非常出色的語音控制類設備,能夠對語音命令迅速識別并立刻作出響應,可作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庭交互入口,用戶通過APP就能用語音全方位控制各類智能家電。
此外,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讓機器擁有了聰明的大腦,家電會自動進行思考,并根據用戶的生活習慣提供最貼心完美的服務,無需發送指令,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將為消費者帶來全面提升的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