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幾乎人手一部手機的今天,手機的功能早已不是簡單的通話短信了,拍照能力作為衡量一款手機性能的重要標準之一,其攝像頭從最早11萬像素到現在已經可以挑戰數碼相機的程度,可以說這樣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在手機軟硬件都不斷提升的同時,手機攝像頭的形態也發生著改變。從簡單的玻璃圓孔到凸起的圓頭,Lumia1020的“奧利奧”以及各種旋轉攝像頭,可以說攝像頭見證了手機的工業發展。
世界第一款可照相手機夏普J-SH04
世界第一款可照相手機來自夏普,在2000年的9月,夏普聯合日本移動運營商J-PHONE發布了首款內置了11萬像素CCD攝像頭的J-SH04手機,并于當年10月下旬發售,開啟了手機拍攝功能的先河。
夏普J-SH04開啟了手機拍攝功能的先河
這款手機采用的是當時日系手機的細長條狀直板機身設計,擁有96?30像素液晶屏,支持16和弦鈴聲。在當時這樣的配置屬于旗艦級的多媒體手機。該機攝像頭處于屏幕后上方,其11萬像素CCD面積并不大,即使安裝攝像頭以后手機整體也不突兀,之后絕大多數手機也采用相同的直板機身 攝像頭設計。
作為世界第一款照相手機的J-SH04,雖然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但手機首次采用了攝像頭的也預示著手機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此后,手機也開始了攝像頭的高速發展時代。
國內首款攝像頭手機
夏普J-SH04打開了世界人們的手機攝影理念,但當時可接觸到這款手機的人并不多,國人首次接觸到擁有攝像頭的手機還要從諾基亞7650說起,諾基亞7650的像素在當時就達到了30萬,是在國內銷售的第一款Series60智能手機。
諾基亞7650是國內首款攝像頭手機
除了攝像頭之外,諾基亞7650在國內也是第一款滑蓋攝像頭手機,用戶可以通過7650拍攝并發送自己的照片,錄下各種聲音片段及隨意增添文字信息。在當時審美來看,諾基亞7650的大塊頭體積更能體現面子,不過到了今天,這款手機154克的重量就顯得有點笨拙。
攝像頭開啟百變時代
隨著多媒體手機普及,除了手機像素升級到達了新的高度之外,攝像頭的形態也開始產生不一樣的變化。技術的成熟讓手機攝像頭位置千變萬化,當時風靡全球的摩托羅拉V3,即使采用了30萬像素CMOS攝像頭,也能將攝像頭輕易安放在超薄的翻蓋上部。
摩托羅拉V3纖薄的機身上放置了一顆30萬像素的攝像頭
摩托羅拉V3打破了傳統翻蓋手機的工業設計陳規,集優秀的設計、材質和手感等眾多精華于一身,可以說代表著當年手機產品的巔峰,憑借這些特性,V3一度高居暢銷機型榜首。
諾基亞的5700與N90采用可旋轉攝像頭
可旋轉攝像頭也是另一個亮點,諾基亞的5700采用了全新的“扭腰”設計,將攝像頭大膽安放在了機身右側,通過旋轉底部的模塊順時或者逆時針旋轉90度,手機就會自動開啟拍照軟件,贏得了一大波年輕人的追捧。另外一部經典機型為諾基亞N90,該機采用雙鉸鏈的時尚翻蓋設計,在功能上200萬像素的蔡司鏡頭,支持135度旋轉。
手機攝像頭“相機化”
多媒體手機的流行,讓拍照、音樂成了手機最重要指標,因此也產生了眾多主打照相功能的手機。其中索尼愛立信推出的C903就是一款將相機設計融入手機的機型,該機沿用索尼T系列相機的設計,在大護蓋下是一顆500萬像素的CMOS的攝像頭,在其旁邊是兩顆高亮度LED。另外C903還設有快門鍵,在操作上力求與數碼相機的操作看齊。
索尼愛立信推出的C903是一款將相機設計融入手機的機型
在早期鍵盤機時代,主宰智能手機市場的還是諾基亞的塞班系統。當時手機攝像頭以及機身的變化非常多,手機機身有直板、翻蓋、滑蓋;攝像頭有輕薄、旋轉,這些都根據市場的需求有著各種各樣形態。
iPhone開啟攝像頭簡約時代
2007年,蘋果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智能手機iPhone登場,在蘋果一代iPhone整潔的機身上只設置了三個按鍵,分別是屏幕正下方的圓形“Home”鍵、以及機身左側的靜音鍵和音量調節鍵。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被安置在手機背部的左上角,并沒有配備閃光燈。
從iPhone開始手機設計風格逐漸單一
當時人們印象中的手機還只是一個小屏幕加鍵盤的通信設備,iPhone正面只有一塊3.5英寸屏幕和一個簡約的按鍵的設計,這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很大。至此手機外觀設計開始逐漸變得簡單化,基本上手機都采用了超大觸摸屏設計,所以留給手機其他發揮的地方也就少之又少,因此攝像頭也開始單一化。
無奈!攝像頭凸起成風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希望攝像頭能有更好的表現,在現在,這變成了設計智能手機的一個難題。智能手機變得越來越輕薄,攝像頭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其中難以妥協的部分。而不想將畫質降低,那么攝像頭只能維持原樣或是凸起。
諾基亞PrueView808和Lumia1020攝像頭尺寸巨大
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廠商,將其手機上攝像頭的形態相機化。最典型的代表當然是大家所熟悉,兩款搭載4100萬像素攝像頭的手機PrueView808和Lumia1020。只是諾基亞這兩款手機設計有點不符合趨勢,在本來已經厚重的智能手機上又加上大型攝像頭,因此市場反應也就馬馬虎虎了。
為機身輕薄而妥協的攝像頭凸起
而蘋果方面,想兼具手機輕薄機身和拍照性能就只好將手機攝像頭凸起。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樣的設計也是手機廠商的無奈之舉,這是機身厚度與攝像頭厚度之間的妥協,我們在眾多輕薄機型中我們也能看到凸起的攝像頭。
總結:拍照手機作為最方便的拍攝工具,一直都受到消費者以及廠商的重視。拍照手機的細分市場的競爭越演劇烈情況下,相信在未來,攝像頭輕薄化、模塊化都會成為突破點,不過我們能確信的是手機攝像頭畫質一定會精益求精,替代相機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