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臨近春節,客家祖地連城縣幾乎每家每戶都要釀制米酒迎接新年。今年春節,連城芷溪釀造“客家米酒”這一年俗被搬上央視《新聞聯播》。伴隨著“芷溪米酒”在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上亮相并廣泛傳播,當地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市場迅速地火了起來。
春節以來,連城芷溪手工米酒傳承中心陸續迎來省內外一撥撥商人和游客。在釀酒坊現場,芷溪釀酒師黃保豐師傅將芷溪客家手工米酒,包括洗糯米、蒸糯米、拌酒曲,到封存發酵、榨酒、取酒、蒸酒等十道工序進行一一展示,情景再現了三百多年的釀酒技藝。酒狐店主楊天吉則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分享了如何把客家米酒做成商品、傳承年味和創新的過程。
除了看釀酒,游客們還專門游覽了芷溪當地的古建筑群。據介紹,芷溪是宋代客家先民的扎根地,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村里有保存完好的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被客家研究人士譽為“客家大宅門”,2010年9月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萬余人口的芷溪村,黃氏家廟、集堂、慎修堂、澄川公祠等古宗祠、民居隨處可見,飛檐、斗拱、隔扇、欄窗都精雕細琢,每一處建筑都別有天地,悄聲吐納著芷溪歷史的文化氣息。
芷溪的民俗文化活動春節期間也是輪番上演,農歷正月犁春牛、十番音樂、走古事等讓人叫絕,還有已流傳300多年的“紙包火”的奇跡——游花燈,它由琉璃杯裝棕油點亮的大約100多盞小燈負重在花燈上,從正月初一出游到正月十一,每支花燈隊伍大約由20多人組成,花燈所到之處,花團錦簇、火樹銀花、燈影綽綽,美不勝收。現場成千上萬的游客,駐足驚嘆,紛紛拍照留念,大呼奇妙絕倫。
從見證手工釀酒工序,到游覽芷溪古村,再到參與當地的民俗節慶活動,春節期間,連城芷溪特定的文化特色與風俗習慣,以及較為原始的居民環境、最為生態的市井生活,讓省內外游客著實體驗了一把閩西古村不一樣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