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液化氣作為一種方便移動和需求旺盛的商品,目前仍在巖城餐館和部分未接通天然氣的小區家庭十分暢銷,記者調查發現,液化氣的安全使用問題往往被忽視,而液化氣罐超期服役已成為常態。4月17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在龍騰路一家餐館,記者見到,這里的液化氣鋼瓶已經銹跡斑斑,液化氣瓶口的旋鈕也已松垮。在廚房角落有一液化氣鋼瓶,呈倒立狀放置,鋼瓶瓶罩部分已經歪曲變形。
“只要便宜,哪里來的液化氣都能接受。”該餐館的店主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家餐館液化氣的用量很大,目前供應餐館液化氣的主要有兩家,平時都是電話聯系,往往一送就是三四罐,用的液化氣會比正規渠道的便宜10元至20元,一個月下來可以節約100元左右。
店主坦言,此類液化氣鋼瓶的閥門很不耐用,時常用了10多天閥門的螺口就變松了,閥門會漏氣,如果味道很重,只好通知對方來換閥門。記者見到店主出示的送氣卡片,只有簡單的“配送液化氣”字樣和電話,并無液化氣銷售主體和地址。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非法經營店面采取店貨分開的辦法來逃避監管,店外沒有招牌、僅僅放置幾個空瓶做做樣子,而將瓶裝液化氣放在偏僻的廠房或小區車庫進行存放作為配送點,此類非法經營點,僅憑電話聯系對外營業,一般對餐飲店和家庭采取送氣上門的方式進行售賣,一旦出安全事故,往往無法追溯源頭。
記者在巖城東城片區的一家大排檔見到,液化氣鋼瓶部分的字跡模糊不清,由于是超常規格的鋼瓶,他們廚房用的液化氣大部分是拿回去灌裝后送過來。至于該液化氣是從哪里來的,他們無從知道,只知道比市面上液化氣便宜不少。
按照該店主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聯系到了一家所謂的送氣公司,對方表示可以送貨上門,不過表示免費使用的都是“螺絲”瓶,倘若要使用新的鋼瓶則需要另外付鋼瓶費用。
記者在新羅區溪南某正規液化氣銷售站了解到,液化氣鋼瓶的設計使用年限為8年,每4年檢測一次。正規的液化氣營業網點都必須有供應許可證,且有登記正式的供氣使用證,對達到使用年限的的鋼瓶進行回收報廢。一些非法液化氣營業點免費提供的“螺絲"瓶屬于超期服役的報廢瓶,瓶罩用螺絲連接瓶體,超期使用十分危險。(記者 盧桂林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