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獲悉,新羅宏貫海洋防腐材料研發與生產項目涉及的生態公益林調整申請獲省政府批準。這是繼漳平紅獅礦山和生態皮帶長廊項目后,我市第二個需調整生態公益林而獲批的重點項目。
新羅宏貫海洋防腐材料研發與生產項目連續三年被列入省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該項目突破多項多元合金共滲關鍵技術,運用該技術生產海洋防腐鋼構件產品可節約生產成本超50%,不僅可以改變現階段我國海洋防腐構件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還可大幅降低海洋防腐鋼構件市場價格。
項目選址位于新羅區西陂街道,規劃用地面積55.35畝,其中涉及生態公益林22畝。國家和省對非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民生保障項目征占用生態公益林進行嚴格控制。2020年起實施的《福建省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和調整辦法》規定,省級以上重點項目涉及生態公益林,經省政府審批調整成為商品林后可以征占用。
為加快推進項目生態公益林調整工作,市林業局主動靠前服務,深入企業指導做好報批材料準備工作,同時積極與省政府及省直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政策支持。另外,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生態公益林調整,確保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不減少。經過專家充分論證,省政府同意將新羅宏貫項目區的22畝生態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將萬安鎮紅光村山場的25畝商品林調整為生態公益林。調入生態公益林地塊位于省政府批準劃定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優勢樹種均為闊葉樹,調整后將更加有利于飲用水源地的生態環境保護。(融媒體記者 林阿玲 通訊員 劉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