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長汀醫保部門收到了一位大姐親手送來,上面寫有“情系人民辦實事、熱情服務暖人心”的錦旗。“要不是醫保局的幫助,我們恐怕會‘一夜回到解放前’……”8日上午,長汀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她家回訪時,她動情地說。
今年8月份,因難以承受其侄子由于交通事故產生的高達70余萬元的高額醫療費用,他們向長汀醫保部門尋求幫助。醫保部門了解到,傷者原本仍需支付醫療費用17萬余元,但考慮到其家庭經濟困難,遂接受了其提出的醫療費用零星報銷申請,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多層保障,累計支付13.8萬元,傷者自付3.4萬元,極大減輕了傷者的家庭經濟負擔。
“這樣的真實事例在醫保窗口經常發生,近年來,我市醫保系統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醫保基金管理‘四再四更’,以高質量、高效率、高標準的醫保服務,不斷為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奮力建設‘大愛龍巖’。”市醫保局副局長林瑩說。
“四再”,即參保人住院報銷比例再提高,2022年上半年,我市四次調整參保待遇政策,我市職工醫保住院實際報銷比例79.68%,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實際報銷比例56.33%,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藥品價格再降價,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市采購集采中選藥品、醫用耗材金額共計4.45億元,為患者節約醫藥費用約6.40億元;服務企業再提升,今年7月至9月,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對企業實行階段性緩繳,政策出臺首月,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緩繳涉及企業數15017家,緩繳金額7350.15萬元;支付方式再創新,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前三年完成醫療機構、病種、醫保基金“三個全覆蓋”,在7月份國家醫保局組織的交叉評估中獲得97的高分。
“四更”,是指政策管理更到位,近年來,我市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能力和待遇水平,在普通門診、門診特殊病種和住院醫保報銷待遇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減輕參保人員看病就醫負擔;基金監管更安全,我市持續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治理工作,推進協同部門共同監管,暢通投訴途徑,截至今年7月,市醫保局已對1004家定點醫藥機構開展檢查,共處理違規違約醫藥機構458家,追回醫保基金502.5萬元,作出行政處罰1起,移送公安部門案件2件、線索1條;醫保服務更便利,截至今年8月,全市82個鄉鎮(街道)開設便民服務中心醫保窗口,全市1945個村(社區)共配備2016個醫保協理員開展村(社區)級醫保服務,為村(居)民提供醫保幫代辦服務。
“落腳點就是要‘參保人民更滿意’!”林瑩介紹說,一方面,群眾看病貴問題得以減輕,今年上半年全市職工住院自費支付5849.19萬元,同比降低9.27%;城鄉居民住院自費支付11826.16萬元,同比降低12.99%。區域醫療水平逐步提升,全市職工轉外7589人次,同比降低0.91%。另一方面,看病難問題有效緩解,2021年度,我市電子醫保憑證激活率居全省第一,兩次被省里通報表揚。目前全市57家醫院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在醫生工作站掛號、就診、支付等就醫服務環節全流程應用;藥店移動支付率60%,居全省前列,有效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煩”問題。(融媒體記者 蔡添高 通訊員 蔡菁 謝榕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