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發力”展作為 砥礪前行譜新篇
——六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履職成效綜述
2022年,是我市政協事業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的一年。
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省政協的有力指導下,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中共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彰顯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統一戰線組織功能為己任,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緊扣中心建言獻策,凝聚廣泛共識力量,推進制度機制創新,為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強化政治引領,把好工作“方向盤”
“學習無止境,學習永遠在路上。”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李桂義多次強調,要把學習作為政協人的政治責任,以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武裝促進工作質量大提升,不斷譜寫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
2022年是六屆市政協的開局之年。2022年1月17日,市政協組織召開六屆一次會議閉幕后的第一個會議——市政協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其中一個議題就是“學習”,強調要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這一年,市政協始終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務,認真做好思想引領、匯聚力量、議政建言、服務大局各項工作。
深入開展“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七個一’”系列活動,通過集體學習研討、專題講座、基層宣講,把學習宣傳貫徹不斷引向深入,形成“黨內引領黨外、常委帶動委員、委員影響群眾”的良好格局。
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構建常態靈活的學習體系。全年組織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主導、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政協講堂”“道德講堂”等為特色的各類學習活動53場次。同時,扎實推進“書香政協”建設,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領學與自學相貫通,依托“政協云”平臺開展“閱讀巖城·書潤政協”讀書月、中共二十大精神主題學習等委員讀書活動。
深入協商議政,勇當發展“助推器”
前段時間,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牽頭撰寫的《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調研報告出爐。這份集眾智、匯眾力的報告,從調研到定稿前后共進行了13場座談會,涵蓋加快我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四個方面14條對策建議,成果被吸納到《龍巖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施方案》中。這是六屆市政協精準立項、靶向發力形成建言資政成果的生動案例。
一年來,市政協緊扣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大局,始終把助推發展作為履職主線,聚焦主責主業,提高建言獻策的精準性、服務發展的針對性、民主監督的主動性,當好高質量發展“助推器”。全市共收到提案366件,審查立案347件,均已全部辦結,辦復率、滿意率實現100%。
參政議政聚焦大事。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是市政協選題立項的重要原則,過去一年,市政協先后選定“加快推進我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龍池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品質提升”等14個課題,廣泛調研,協商獻策,調研報告得到多位市領導的批示肯定,很多建言成果已轉化為工作舉措。
民主監督助推難事。市政協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發聲、傾情助力,助推嬰幼兒登記列入“一趟不用跑”項目、人民廣場停車場改造提升、紫金山體育公園公交線路優化、“三線”搭蓋整治等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妥善解決,在“大愛龍巖”中凝聚了政協的“光與熱”。一年來,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25篇,被全國政協采用8篇,省政協采用28篇,3篇獲省領導批示,31篇獲市領導批示。
凝聚共識團結干事。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支持和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履職活動,充分體現了參政有舞臺、建言有機會、協商有渠道。
堅持守正創新,發出政協“好聲音”
“創新“是本屆政協工作的一大熱詞。一年來,市政協結合工作持續推動改革創新,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積極搭建履職實踐新平臺、探索議政協商新機制,協商民主凸顯新特色。
搭建多維度協商平臺。為民發聲打造“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圍繞各類民生話題廣泛協商,做到把群眾“請進來”、將意見“收上來”、促委員“走下去”。組建“政協智庫”,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政策咨詢、調研論證、成果點評和宣傳工作。舉辦“登高訪談”,邀請圍繞黨政重視、社會關注的議題真切討論、深入溝通,為市委、市政府政策制定和決策落實獻計出力。召開提案辦理“三結合”座談會,把政協搭臺、部門發聲、委員參與有機融合,推動提案辦理協商取得實效。
開展多形式民主監督。制定《推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與紀檢監察機關專責監督貫通協調的若干措施》,為提升民主監督工作成效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政府領導領銜督辦5件提案基礎上,創新推進市政協領導督辦5件重要提案和市、區重要提案聯辦工作,首次邀請市紀委監委參與重要提案督辦。
為大力培育“有為委員”,市政協還專門制定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實施辦法,完善履職管理”積分制”,建立多層次服務聯系委員制度等。一年來,先后有302人次委員參與重點協商調研活動,5694人次委員參與線上履職活動,全年提交大會發言材料66篇。
樹牢一線思維,干出政協“新樣子”
一張茶幾、幾把凳子,在新羅區龍州工業園區的龍巖市交通運輸有限公司,辦公室“搖身一變”,成為政協委員基層聯系點。有了調研課題,委員們喜歡來這里收集民意;遇上生活難題,群眾愛來這里說說心事。這是市政協推動政協委員下沉一線的一個有益探索。
投身一線助發展。聚焦“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市政協五位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承擔了對口合作、重大項目攻堅和招商引資任務,賴雙奇同志作為福建省領隊赴云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成立市政協機關助力“一線”工作服務組,聯系聯動異地商會、社團組織,精準對接政協委員“招商顧問”。先后推動了古田鄉村振興學院列入國家“耕耘者”振興計劃首批培訓機構,長汀中復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武平縣捷文村、新羅區益坑村入選福建省中小學研學教育基地等。
下沉一線展作為。今年7月,市政協在縣(市、區)基層一線、委員企業掛牌設立首批16個委員基層聯系點,走出機關、布點基層的辦公室,成為政協委員與市民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的場所,目前已開展宣講、讀書活動、民意征集等活動28場次。還建立了5個省、市政協鄉村振興聯系點,分別由相關專委會掛鉤聯系。
服務一線樹形象。一年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干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抗洪救災、慈善救助等活動,各展所長、各盡其能、各顯其才。市政協還制定了《關于充分調動政協“兩支隊伍”積極性助力“大愛龍巖”建設的若干措施》,動員政協委員、機關干部以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為疫情防控、抗洪救災、慈善救助獻計出力,并發動在“紅博云”平臺捐贈善款,福建龍麟集團等委員企業為香港、廣州疫情捐獻物資,愛心人士捐贈30萬個口罩到委員企業、基層一線,彰顯“大愛龍巖·政協在行動”慈善義舉。
思想引領時代,奮斗成就夢想。站在新的起點,六屆市政協始終保持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委員作業”,書寫“政協答卷”,努力為打好“五張牌”,加快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融媒體記者 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