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民政部印發了《關于命名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決定》,其中,新羅區東城街道永興社區、長汀縣大同鎮新莊村、連城縣蓮峰鎮蓮西社區光榮上榜。這是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去年以來,我市司法行政系統立足“一個統籌、四大職能”,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上新水平,繪就良法善治的幸福底色,為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專題述法評議,率先設置法治建設績效考評綜合指標,率先探索個性化法治建設巡察清單,協同推進市委市政府督查與法治督察,研究制訂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我市法治建設督察考評經驗被省委依法治省辦刊發供全省借鑒,新羅區專題述法評議做法被省委依法治省辦在全省推廣。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列入2022年市委、市政府項目化推進工作內容,積極指導縣(市、區)、市直單位參與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武平縣率先取得突破,獲評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經驗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
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這是我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一大亮點。組織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全市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9600余場次,“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創建工作案例”等13個案例入選司法部案例庫。培育打造法治宣傳品牌,推動“一縣(市、區)一品牌”普法項目落地落實,涌現出武平“林改生態法治”、連城“法豸文化”等一批亮點鮮明的普法品牌。同時,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實施各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動態管理,評選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82個,累計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2個。深入挖掘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全面開展紅色法治文化資源普查登記,建立紅色法治文化遺存目錄38個,6件閩西法治事件入選《中國共產黨百年法治大事記》。建成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紅色法治搖籃展覽館”,努力打造成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紅色法治文化教育陣地。
深化“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建,深入實施“司法所建設質量提升年”專項行動。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和平臺建設,打造“紅土楓橋”調解品牌,推廣運用“龍巖e調解”小程序,開展“‘楓橋經驗’在龍巖、深化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排查矛盾糾紛33039件,調處成功32702件,調解成功率98.98%。“12348”法律服務熱線實現“7×24小時”全天候、專業化線上法律服務,全市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0359件。組建“紅土法治”公共法律志愿服務隊,推動形成“服務多元、體系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范”的公共法律志愿服務新格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11個市直行政執法部門累計取消證明事項涉及57個政務服務事項主項、143個子項。有序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立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建立行政復議機構與本級人民政府部門工作協調機制。開展“大愛龍巖·法治惠民”系列活動,調處涉困難群眾糾紛71起,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08件,為行動不便人員提供上門公證服務251件。(融媒體記者 羅玉文 通訊員 闕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