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正好,高質量發展風勁。1月28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吹響奮進高質量發展號角,全省各地以及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迎來新氣象。
2月1日,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考察團赴廣州,兩地圍繞新能源汽車行業、鋰電新材料產業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2月8日,廣州市海珠區與龍巖市武平縣召開對口合作座談會,并舉行簽約儀式……
作為毗鄰廣東的著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龍巖市搶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新近與廣州建立的對口合作關系機遇,積極拓展與廣東的合作空間,迸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老區新活力
閩西熱土發展勁頭足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14.47億元,比增5.0%,增速居全省第三位,這是福建省龍巖市去年交出的“成績單”。搶機遇抓落實,老區發展勁頭足。近年來,龍巖以打造閩粵贛邊區先進制造業中心為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2+4”工業體系,推動主導產業提質增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發展。
聚力實體經濟,制造業先行。龍巖的發展路徑與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不謀而合。作為全國最早“打開山門,擁抱世界”的革命老區、山區地市之一,龍巖在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增動能、激活力,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投資興業、旅游度假、定居生活的目的地。
來自大灣區的投資者何長標,在龍巖建了一家小家電生產廠,企業當前發展勢頭好。“吸引我們來龍巖投資的是成本因素,在這里土地租金、工人工資、原材料等都比較實惠,企業更有競爭力。”何長標說。
統計數據顯示,龍巖現有近千家企業具有廣州等大灣區背景。他們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科學技術,與當地獨有的文化融合,迸發出獨特的氣質,讓這塊紅色土地更顯活力。
“政府部門執行力強,對企業反映的問題,能夠及時用心解決。在這里投資成本更低、利潤更可觀、前景更廣闊。”龍巖市廣東商會會長黃世聲道出了企業家的心聲。
融灣向未來
同頻共振促高質量發展
龍巖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南鄰廣東梅州,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經濟相融,又同屬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一直以來,聯系合作緊密。
“梅州正全力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我們主動加強與龍巖等周邊原中央蘇區城市的交流合作,互學互鑒、互通有無,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協同推進與大灣區的產業合作。”梅州市發改局局長吳特宏說。
去年底,梅州市黨政學習考察團到龍巖市交流學習老區蘇區政策運用、實體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位于贛閩粵交界的梅州蕉嶺縣,也分別與龍巖市上杭縣、武平縣簽訂“友好縣”協議,積極構建區域創新鏈、產業鏈,在工業產業、金融商貿、文化旅游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去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為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廣州與龍巖建立對口合作關系。隨后,一項項合作應聲落地。
廣州—龍巖直達動車、直飛航線先后開通,龍巖至龍川鐵路(武平至梅州段)、廣州至河源(龍川)及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龍巖段)等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20億元的益善生物醫療智慧產業園等90多個大灣區產業項目落地龍巖;廣州商超、電商、展會等設立了龍巖農特產品“專柜”“專區”……在與廣東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中,福建龍巖打開了更大的發展新空間。
?。ㄓ浾?唐林珍 吳思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