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汀水、綠韻接海,山海不為遠、攜手向未來。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與龍巖市人民政府簽訂《廣州市龍巖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要求和《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攜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
框架協議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謀發展”的原則,立足兩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發展水平等,明確了推進紅色文化教育、文旅康養、基礎設施、產業和園區、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教育和科技、醫療衛生、國資國企、金融資本以及干部人才交流等十個方面的合作,并確定了合作機制。
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座談會召開 王毅 攝
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座談會現場 王毅 攝
紅色文化教育合作
推動紅色文化微黨課、革命主題經典劇目展演等活動,到對方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展演;加強兩市黨校協作,支持兩地媒體深化宣傳文化領域交流,共同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等,探索建立紅色教育基地、教學點共建共享機制。
文旅康養合作
建立兩地文化旅游城市聯盟,相互支持參與宣傳對方文化旅游品牌營銷活動,提升文旅康養品牌在對方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給予廣州居民龍巖市民禮遇,積極開展“百萬老廣游龍巖”活動,加快打造具有兩市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廊道,搭建兩地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平臺,積極推進康養聯盟協作。
基礎設施合作
加強兩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開通廣州-龍巖的動車組“標桿車”、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經停龍巖機場航線等;推動廣州至河源(龍川)、龍川至龍巖鐵路(梅州至武平段)等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積極拓展兩地物流供應鏈、園林綠化、城市更新、韌性城市、海綿城市、平安城市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學習推廣廣州在新基建領域先進的經驗做法。
產業和園區合作
支持龍巖承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探索通過市場化方式共建產業基金和跨地區利益分享機制;探索搭建兩地工業園區共享制造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發展龍巖-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加強兩地建筑行業的深度合作;加大對兩地優質產品的推介和支持力度,助力兩地制造擴大市場份額,推動廣州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全國消費幫扶示范城市。
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合作
鼓勵建設農產品加工及預制菜產業園;主動對接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在龍巖市創建認定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預制菜原材料或半成品供應基地,推進龍巖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及招商引資引智活動,加強農業優良品種研發、選育、推廣合作等;開展“雙碳”市場能力建設培訓、碳排放權交易、碳匯資源開發及生態產品價值制度建設,打造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發達城市對口合作的零碳技術聚集區、產業示范區。
教育和科技合作
支持建立“一對一”結對關系,共建對口合作示范校;加強兩市高校、職業院校的對口協作;探索兩市合作共建開放共享實驗室、協同創新院、檢驗(認證)中心等研發、檢驗機構,支持龍巖在廣州設立異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廣州市科研院所在龍巖合作設立科技研發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醫療衛生合作
探索醫療衛生合作模式,開展重點醫院對口合作,促進兩市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支持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與龍巖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協作、合作,提升龍巖市醫療服務水平。
國資國企合作
鼓勵廣州國有企業采取項目共建、合資合作方式參與龍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鼓勵廣州市屬國企牽頭參與龍巖文旅康養資源開發,支持廣州市屬國企到龍巖開展產業項目投資合作,促進龍巖市產業轉型發展。
★金融資本合作
引導支持廣州社會資本到龍巖投資興業;促進具備條件的廣州民間資本在龍巖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動在穗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在龍巖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推動兩市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
★干部人才交流
開展兩市干部人才雙向交流鍛煉和學習培訓,共建龍巖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探索柔性人才、人才飛地、人才驛站等模式;聯合制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動廣州龍巖兩地高頻事項跨省通辦,讓在兩地工作生活的居民更加便利。
此外,框架協議還確立了建立高層互訪交流、協調推進和部門交流、區縣對接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