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加快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市上下繼續緊抓機遇、感恩奮進,深入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圍繞六個方面作示范目標任務,全力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努力為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探索“龍巖實踐”“龍巖經驗”。
各級各部門常態化開展“上省赴京”對接工作,把握政策機遇,釋放政策紅利。上半年,全市處級以上干部累計帶隊“上省赴京”對接619次,共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項目86個,資金6億元,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3.13億元,獲得2023年兩批次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項目77個、發行債券資金76.36億元,推動一批重大事項、項目落實落地,為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方面
6月20日,我市召開鞏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和深化林業綜合改革發展工作會議,水利部,省林業局、水利廳,福建農林大學有關領導到會指導,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林改“武平經驗”,打好綠色生態牌,擦亮龍巖生態文明建設金字招牌。
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影響力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工作會議在長汀召開,長汀縣作交流發言。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在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經驗交流會上作《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長汀實踐》典型發言。
永定區基于汀江-韓江流域及礦區人居生態環境治理的片區開發(EOD)模式項目和永定區全域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特許經營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約42億元,將實現產業項目有效反哺生態環境治理,致力打造“圍繞流域做生態、圍繞生態做產業、圍繞產業做科技”的生態圈典范。
永定區培豐鎮獨立工礦區項目獲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6974萬元,創歷年新高,將進一步助力我市推動資源型地區綠色轉型發展。
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方面
龍巖市政府與中國聯通福建分公司舉行“數字龍巖”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5G網絡建設應用、數字鄉村建設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著力建成一批數字化典型案例,助力龍巖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龍巖市“人才e家”一站式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有效整合市縣兩級人才政策和數據資源,鏈接全市20多個人才平臺,實現人才數據協同、功能協同、業務協同,人才服務、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金龍稀土福建省稀土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將有力提升我市稀土功能材料產業應用基礎研究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能力,對我省稀土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及成果應用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度全國“大美科技特派團”微視頻征集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辦,我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發揮科技特派員制度優勢,營造良好制度和社會環境,為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和科技資源支撐。
省文旅廳公布2023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科技教育項目名單,我市古田旅游區、福建土樓永定景區等8個項目入選,將進一步發揮優秀項目和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培育數字文旅應用場景和研學旅行項目載體,助推我市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城鄉融合發展示范方面
南部新城和北部新城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呈現“南北呼應 兩翼齊飛”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南部新城共集中開工39個項目,總投資183.7億元,北部新城開工重點項目75個,總投資160億元。
積極宣傳推介我市鄉村振興實踐優秀成果,講好龍巖鄉村振興故事。在近期公布的福建省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第一批)名單中,漳平市南洋鎮北寮村等7個案例入選省級鄉村振興優秀案例,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等4個案例入選省級鄉村振興典型示范案例。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長汀縣新橋鎮余陂村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人民日報、央廣網等央媒、省媒高頻報道。
漳平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將進一步推動我市探索農村產業融合加快發展新路徑,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客家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傳習所木工館落戶長汀,致力打造中國客家地區唯一、福建省首座客家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微型博物館、傳習所、體驗館,填補了我省此類文化傳承的空白,是深入推進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舉措。
上杭縣、長汀縣成功入選2023年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永定區、長汀縣入選福建省首批文旅特派員試點縣,為我市加快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四、擴大雙向開放示范方面
6月18日,市委書記余紅勝率隊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并會見了美團、微醫、中創新航等公司高層,就推進美團呼叫中心、微醫醫療器械交易平臺和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系統)龍巖上杭基地項目建設等事項達成一系列共識,進一步深化我市與各企業務實合作,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與廣州對口合作,各專項領域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基本編制完成,截至目前,兩市累計簽訂對口合作行業(部門)協議(備忘錄)53份。廣州市協作辦組織部分駐穗機構、商協會、企業代表團來巖開展經貿考察交流活動,廣東省龍巖商會組織在粵閩商來巖考察對接,為智能裝備制造、農產品貿易等領域合作搭建平臺,不斷匯聚穗龍兩市高質量發展勢能。
我市與興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興業銀行將為龍巖提供600億元以上意向性泛金融支持,重點支持我市產業發展、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等領域,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龍巖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對外開放重要通道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龍龍高鐵福建段全線鋪軌貫通,預計年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龍龍高鐵武平至梅州段可研評審會順利召開,原則通過項目可研報告。
五、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示范方面
進一步鞏固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成果,深入推進數字化、信息化賦能普惠金融,促進數字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有4項改革成果在全國推廣,14項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相關經驗做法得到新華社專題報道。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金融創新項目公布,我市“普惠金融·福農驛站”成功入選。
“龍巖人社一卡通”平臺作為全國電子社保卡建設成果代表,亮相2023年人社信息化創新應用成果展示會,我市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的創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得到人社部領導充分肯定。
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建設,在省委政法委組織的試點工作省級驗收中,我市在全省第一批4個試點地區(福州、廈門、漳州、龍巖)中位居第2名。
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全國第二批健康企業建設行政推廣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我市選送的長汀縣健康企業建設行政推廣篇入選全國50個優秀案例,屬福建省唯一入選案例。國家衛健委、中醫藥局通報表揚在2022年“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中表現突出、服務優質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我市6家機構榜上有名。
堅持高要求打造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分級診療、醫防融合、醫養結合、公共衛生管理“五個樣板”,高質量建設“1+2+5+13”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長汀縣在國家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經驗交流會上作了《厚植人才,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的交流發言。
積極完善應急廣播管理體系,做強主流輿論陣地,持續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五化”水平,推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試點成果。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第二批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名單,上杭縣成功入選,是全省兩個入選縣(市)之一。
六、精神文明建設示范方面
“紅旗不倒 老區不老”龍巖市紅色故事進京宣講活動深入開展,目前已走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中國外文局、退役軍人事務部、住建部、中建集團等10家部委和央企,引起熱烈反響,龍巖老區蘇區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中央紅色交通線教育基地、福建省紅色保密教育基地在永定區金砂鎮揭牌,作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保密故事重要平臺載體,將助力我市構建紅色文化、保密工作“大宣教”格局。
“大愛龍巖”品牌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探索推進“一縣(市、區)一品牌、一部門一項目、一單位一特色”的品牌建設體系,構建“聽民意-辦實事-勤反饋-貼民心”閉環管理流程,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省委文明辦確立首批10個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試點縣(市、區),上杭縣、武平縣入選,將促進我市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改革創新,構建精神文明創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