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平縣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小涵的父母打電話給梁榮金老師,感激地說:“孩子交給您,我們很放心!”
原來,小涵是一位小女生,性格活潑開朗,多才多藝、學習成績也不錯,大家特別喜歡她。然而,有一天,梁老師突然發現小涵變得不愛說話了,上課也不積極主動,作業、課文背誦經常滯后,學習成績明顯退步了。梁老師通過了解得知,小涵的父母外出打工去了,讓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小涵一下子無所適從。了解情況后,梁老師時不時找小涵談心,還利用課間時間幫小涵把落下的功課補上。現在小涵適應獨立生活了,學習也在不斷進步。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武平縣教育局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將主題教育和“培養有溫度的時代新人”結合起來。該縣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大愛教育行動、養成教育行動、習字育人行動、大閱讀行動”等“四大行動”啟智潤心,培養有溫度的時代新人。
平川幼兒園集團學校舉行讀書會啟動儀式暨讀書分享活動。
“溫馨校園”大愛教育
該縣要求學校深化學生幫扶、家長指導、教師關懷、社會關愛等舉措,努力打造溫暖有愛的校園。要求學校關心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家庭監管、心理問題學生,不良、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在籍不在校學生和家庭條件困難等六類重點青少年群體,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開展心理疏導,加強他們與父母、監護人的親情交流,優先滿足他們學習、生活的需求。
該縣用好國家專項資助和貧困助學資金,2023年共發放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困難學生生活補助、高中、中職助學金等1000多萬元,惠及學生18136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脫貧學生發放資助400多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脫貧學生6120人。同時,積極爭取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助學捐贈活動。至目前已有藍啟林慈善教育基金會、藍天教育基金會、蘭花慈善教育基金、梁銀招教育基金會、武平縣獎學助學基金以及各鄉鎮獎教獎學基金會,幫助解決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困難。各學校還通過報告會、講座、微信等形式,對受助學生加強感恩教育,鼓勵他們參加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
武平縣首屆中小學生現場書寫大賽。
“正行校園”養成教育
該縣深化開展校園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從小抓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勞動習慣、運動習慣等習慣養成教育,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培植良好的人品,讓每一個孩子受益終生。根據六類重點青少年群體需求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既嚴管又厚愛,有針對性地加強防止校園欺凌、性侵、詐騙、毒品等預防犯罪教育。同時,采取掛鉤結對幫扶、定期走訪談心、教育引導,通過典型案例、開展模擬法庭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精準施策,讓尊崇法治成為他們的自覺。
學校營造“正行”環境,濡染學生心靈。中小學校張貼名人經典名句,讓學生們抬頭能見,隨口誦來,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實驗小學、附屬小學等學校積極發揮先進典型的引導作用,在教學樓和校園櫥窗設立了榮譽墻,營造積極向上、爭先創優的校園氛圍。
“墨香校園”習字育人
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寫字技能,提高全縣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12月10日,武平縣首屆中小學生現場書寫大賽在實驗小學育才校區舉行,共有5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比賽。各學校積極打造“墨香校園”,彰顯校園文化的魅力,提升校園文化的內涵,促進學校特色發展。學校從小培養孩子的書寫規范習慣,重視日常寫字,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練好字的重要陣地。各中小學校堅持把練字與育人相結合,以寫字教學作為中介,增強敬畏祖國語言文字情感,促進學生良好品質和意志力的發展。學校還根據學生以及學校的特點,打造書香廊道,展示“書道文化”,努力使學校成為墨香浸潤、書香四溢、清香怡人的工作和學習場所。
“書香校園”大閱讀行動
豐富多彩的大閱讀活動,是該縣打造校園文化育人的一個“強磁場”。自2021年引進“六和公益”閱讀項目以來,全縣共有42所小學列入閱讀教育項目校。今年,該縣又在學前教育階段啟動了幼教支持項目。同時,深入開展“書香機關·韻味武平”全民閱讀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機關氛圍。在“六和公益”閱讀活動和“書香機關·韻味武平”全民閱讀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和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縣圖書館等文化服務陣地效能,弘揚客家人“晴耕雨讀”的優良傳統,從激發閱讀興趣做起,優化學校閱讀課程,營造家校共讀氛圍,推動形成懂學習、會學習、愛學習的社會風氣,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今年11月,舉行了校長讀書會啟動儀式暨交流分享會。之后,每周三晚上都有城區中小學在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舉行教師讀書分享活動。
該縣大力倡導全縣各校都成立教師讀書會,共同營造“學校講閱讀、教師重閱讀、學生樂閱讀、家長同閱讀”的良好氛圍。目前,武平縣十方中學、平川幼兒園、第二實驗幼兒園、實驗小學、劉亞樓紅軍小學等學校分別舉行校園讀書節或者讀書會,教師讀書熱情高,分享交流會氛圍熱烈。(通訊員 朱春華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