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龍巖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獲中央財政1億元資金支持,標志著當地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上邁出堅定步伐。
6月12日,首批廣(州)龍(巖)合作40輛4.5噸氫燃料電池環衛車順利交付,充分展現了龍巖搶抓對口合作機遇,與廣州在經濟、技術和環保領域的深度合作。
今年上半年,龍巖市十大重點工程項目、100個攻堅重大項目、1012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均提前完成“雙過半”。
今年前6月,龍巖市累計爭取省級以上林業專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及特別國債資金達9.1億元,金額創歷史新高。
……
汗水凝結奮斗,耕耘譜寫華章。今年初以來,龍巖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龍巖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矢志不渝按照“打好五張牌,建設新龍巖”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了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發展活力和潛力蓬勃迸發。
龍巖中心城區航拍
牢記囑托勇奮進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關心支持龍巖老區蘇區發展,在福建工作期間及到中央工作后,先后20次到龍巖考察調研,多次對龍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閩西革命老區振興發展。2022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國家發改委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為新時代龍巖發展錨定了新坐標、指明了新方向。今年5月30日,第三批中央單位對口支援龍巖的掛職干部抵達龍巖,在充滿生機活力的夏天接過了服務老區的“接力棒”,對口支援龍巖的中央國家機關、央企及省有關單位持續幫扶,為龍巖老區蘇區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牢記囑托、使命在肩,先行示范、砥礪前行。去年全省工作檢查以來,龍巖全市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習近平總書記20次來巖重要囑托,逐項細化分解、推進落實,轉化為推進龍巖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振興發展的生動實踐,推動了龍巖新機場項目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立項,龍龍高鐵龍巖至武平段正式開通運營、武平至梅州段啟動建設等一系列事關長遠發展、事關百姓民生的重大事項和重點項目。
此外,龍巖市把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與抓好重點任務攻堅相結合,扎實開展“傳承蘇區好作風 四下基層促發展”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巖講家”百鎮千村大宣講、“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千名干部掛千企”、蘇區干部“四門四訪”、“我為群眾辦實事”、“大愛龍巖在行動”等一系列惠民生、促發展的活動,努力答好時代考題,不斷開創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新局面。
中國龍工攜手寧德時代在龍工龍巖基地舉行搭載長壽命電池裝載機全球首發儀式。
綠水青山帶笑顏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是全省有名的礦區,最高峰時有500多個煤硐,全鎮近一半人口從事煤礦相關產業。
這段歷史,對于現今初次走進龍潭的人們來說,是很難想象的。因為,曾經礦區的“黑煤山”已蛻變為“花果山”,一切得從一棵蝴蝶蘭說起:近年來,龍潭鎮致力于鄉村振興和綠色轉型,錨定蝴蝶蘭產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林業經濟,推動礦區鄉鎮綠色轉型,打造出全國聞名的“蝴蝶蘭小鎮”,實現了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
綠色,是龍巖的一張名片。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親自關心、親自推動下,龍巖人民在實踐中創造了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武平經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全市干部群眾的心中,推動龍巖持續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快跑爭先,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新經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書寫新篇章——
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龍巖林改“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實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諾方式審批”等四項舉措納入其中,相關經驗做法上升為國家決策。
龍巖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在長汀成功交易,全國首單水土流失區林業治理碳匯保險項目簽約,國土綠化試點項目得到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肯定,今年5月長汀縣在全省率先頒發河長證……去年以來,龍巖這片紅土地綠色生機盎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喜訊頻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龍巖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取得全省第一名,已連續6年獲“優秀”等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悉,目前龍巖市森林覆蓋率達79.28%、連續多年位居福建第一。全市水土保持率為94.16%,比全國、全省平均值分別高22.3個、1.5個百分點。此外,2023年龍巖市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分別居全省第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