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平市市民劉建林(化名)喜遷新居,他通過抽簽分配到一套公租房,在辦完相關手續后正式入住,讓自己和家人有了一個穩定的家。
2023年以來,漳平市檢察院通過大數據賦能,聯合相關部門規范公租房管理。這是漳平市開展公租房整治后的首次公租房分配,共有72戶符合條件申請人分配到公租房。
這是龍巖市檢察機關以“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的又一典型案例。近年來,龍巖市檢察機關持續探索大數據助力法律監督模式變革,構建出“醫療美容行業公益訴訟法律監督模型”“公共租賃住房準入退出類案監督模型”和“假釋案件法律監督模型”等三項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精準高效促進檢護民生。
以大數據助力檢察監督,龍巖市檢察機關早有探索。2022年,龍巖市檢察院探索建立公益訴訟領域的“燃氣安全法律監督大數據模型”,初步開拓大數據思維,通過大數據為辦案提供數據思路指引,成功辦理燃氣安全公益訴訟案件上百起,有效促進該領域專項整治成效提升。
公租房是政府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然而,現實中違法違規騙取、轉租、出借、閑置公租房現象還具有一定普遍性,嚴重侵害公共利益。
2023年2月,漳平市檢察院收到一份特殊的監督申請,申請書反映漳平某小區有多套公租房閑置、部分公租房被轉租出借等違法情形。檢察機關高度重視,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核實,發現轄區公租房確有存在違規轉租出借、公租房管理制度不健全、主管部門審查承租條件存在困難等問題,損害了住房困難群體利益。
漳平市1146套公租房、2466名共同居住人,其涉及的數據繁多,包括承租人信息、用水用電使用情況等,這些數據的有效整合和對比是發現違規行為的關鍵。
“我們組織民政、水電、不動產登記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取公租房承租人不動產、用電開戶、戶籍注銷、刑事犯罪等信息,構建‘公共租賃住房準入退出類案監督模型’。”漳平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賴文光說,通過數據篩查出疑似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線索200多條,最終經線下調查,督促依法收回公租房103套,并在對收回公租房清理修繕后,重新分配給劉建林等72戶申請人。
以一案之問,推動一方之治。去年7月,該模型在全市大數據平臺推廣,強化公租房準入退出監管,推動涉公租房違規問題治理。
據統計,截至目前,龍巖市檢察機關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共依法收回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公租房125套,并推動相關部門建章立制,確保公租房分配和管理公開透明。
用好大數據的探索還在繼續。
2023年3月,龍巖市檢察機關在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治理中發現,部分醫療美容機構存在無證照經營、夸大廣告宣傳、使用過期藥品等現象,“轄區內醫療美容機構達4000多家,數量多且違法情形多樣,人力難以全覆蓋。”龍巖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陳凌說。
大數據再次派上大用場。“我們從市場監管、衛健、商務等部門獲取相關數據,并從線上線下收集醫療美容機構名單及營業信息,研發出醫療美容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數據分析、模型比對、數據篩選等,篩查出相關問題線索,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推動醫美行業問題整改,保障消費者醫療美容安全需求。”陳凌介紹道。
據統計,龍巖市檢察機關通過醫療美容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立案公益訴訟案件40件,推動責令123家醫療機構限期改正,罰沒違法所得193萬元。
2024年3月,該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相關模型作為全省首批法律監督模型代表被最高檢推廣,目前已被全國70多家檢察院應用。龍巖市人民檢察院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獲評模型推廣工作表現優異的檢察院。
目前,龍巖全市檢察機關已成功構建三項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包括:“醫療美容行業公益訴訟法律監督模型”、漳平市院“公共租賃住房準入退出類案監督模型”和“假釋案件法律監督模型”。通過三種監督模型發現監督線索1215件,線索成案60件,監督糾正案件40件,移送行政機關等相關部門案件線索17件,挽回損失21.6萬元,推動建章立制3件。
“三大模型的構建是龍巖市檢察機關踐行數字賦能監督理念的有效探索,通過大數據發現治理漏洞或監督線索,從源頭上促進了檢察監督能力現代化,有利于精準高效辦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龍巖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戴宇明表示。
(戴敏 崔秀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