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位于福建龍州工業園區的龍巖市海德馨汽車有限公司的裝配車間內,工人正在加緊組裝各種移動應急電源車、搶險救援照明車等產品。“我們正在加緊組裝價值約2億元的應急電源車訂單。”海德馨公司生產負責人羅長林表示。
機械產業是新羅區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新羅區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過程中,積極立足已有的機械產業基礎,培育和扶持僑龍、海德馨、龍工、龍凈、龍馬、海博等一批優勢安全應急產業領軍企業,實現了產業規模從“小”變“大”、產業布局由“散”到“聚”、產業能力由“弱”變“強”的轉變,實現了安全應急產品、企業、產業和平臺集聚,形成了以22家龍頭骨干企業為引領,100余家配套企業有效支撐的發展格局。
“全區現有安全應急企業67家,其中規上企業63家,2021年,實現產值320億元。其中安全應急產品與服務銷售收入136.49億元。”新羅區工信局局長蘇建華說,目前,該產業擁有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工作站企業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新開發53項處置救援產品處于國際領先、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新申請技術專利640項,收集和發布高校科研成果350多項。
“做大做強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必須完善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區域優勢和特色的應急救援處置產業體系。”蘇建華說,為此,新羅區出臺了《新羅區應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新羅區促進應急產業發展十條措施》,著力從培育全國知名的應急企業入手,積極引進外部先進的生產要素來實現內外部資源的最佳配置。同時,重點加強與國際應急企業和國內的大企業、大集團進行合資合作,大力引進產業關聯度大,技術層次高,市場覆蓋廣的基地型龍頭型大項目,力爭在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推進應急裝備制造高端化、規模化、一體化跨越式發展。
此外,今年3月,該區制定出臺了《安全應急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發展九個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集群,構建“三平臺九集群”安全應急產業格局,即打造“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安全應急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安全應急產品檢驗檢測平臺”,和“應急現場保障裝備及服務、應急排水設備及服務、工程搶險救援設備與專業搶修服務、安全環保設備及服務、應急醫療處置設備及服務、森林防火與城市消防裝備與服務、反恐防暴處置裝備、應急文化、安全服務”等集群,產品及服務涵蓋4大類15個中類42個小類,力爭到2025年,安全應急產業總產值超5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通訊員 溫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