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這部電影早在2012年就拍攝完畢了,但是中間因為某些原因導致拖了5年才順利上映,不過能上映也已經算是萬幸了。而且《無問西東》的評分好像遭到了惡意刷分,昨天在豆瓣上只有6.2分,到了今天早上漲到了7.1分,看來大多數觀眾還是給了高評價的。下面就為大家講講你如果準備去看這部電影的話哪些方面是應該多加注意的,還有電影是分了四條故事線穿插進行,不過這四個故事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敘事上看,這部電影夠大膽。四條敘事線平行鋪開,采用倒敘和插敘的方式,講述了四個時期,跨越近百年的故事。這四個時期分別為民國時期、抗戰(zhàn)時期、上世紀60年代和現(xiàn)代。剛開始看的時候故事是散的,但是看著看著就會發(fā)現(xiàn),故事之間其實有著微妙的關聯(lián),影片的主題亦是從頭至尾一以貫之。形散而神不散。
下面按照時間順序,把敘事線梳理一遍。
先來到1923年的北平。
吳嶺瀾是當時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一次考試結果出來后,他的實科屬于不列(應該是不及格),文科全部滿分;但是在當時,最好的學生都會選擇讀實科,他并不想轉到文科去,因此一度困惑于學業(yè)抉擇。
梅貽琦老師找他談話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貽琦給他的答案是:“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1924年,泰戈爾訪問清華,演講的主題是“對自己的真誠”。我猜是這次演講,促成了吳嶺瀾心態(tài)的最終轉變,轉學文科,后來成為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