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五一檔首日,《后來的我們》以破億的預售成績一路領跑。隨即,微博賬號“電影票房”爆出《后來的我們》大量退票,后迅速在媒體中發酵。該片因此成為五一檔最受關注的電影,只不過,市場對退票事件的關注,已遠超過電影本身。
后來的我們退票事件
電影《后來的我們》自4月28日上映以來,4天報收超9億元票房,成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最賣座影片。然而在票房猛增的同時,該片上映首日卻被曝出大量集中退票的情況,就此事貓眼針對《后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發表兩次聲明,指出4月28日出現的退票訂單中54%為用戶正常改簽行為,剩余的46%退票訂單中有部分確定為惡意刷票,相關部門也開始介入調查此事。此次事件的背后,究竟是誰在主導,造假,永遠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游戲,無論誰是游戲的“幕后玩家”。(來源:北京商報)
貓眼淘票票退電影票幾十萬張是怎么回事
“左手進右手出,零成本做高排片率。”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多的一種分析。高預售成績,是一部電影的天然營銷點,如果一部電影的發行方提前投入成本做高預售成績,后退票收回成本,則效果一石二鳥。
有影院經理告訴記者,常規來說,貓眼、淘票票的“想看數據”,預售表現是決定一個電影排片的重要指標。而一部電影的預售高企,若質量尚可,也容易帶來其在上映后的持續向好。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后來的我們》上映前的想看人數為91.1萬,首日排片43.8%,票房2.84億元,同期上映的《幕后玩家》排片為20.2%、票房僅為4410萬元。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今。
一方面,該片主創、演員陣容等自身元素讓其在上映前就擁有較高熱度,容易帶來高排片。排除退票數據,持續上漲的票房數據和排片,也證明了該片本身的內容吸引力;另一方面,高預售后的規模退票,存在違規操作的可能。
面對質疑,貓眼于4月28日聲明表示,“被惡意刷票訂單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貓眼“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有干預市場秩序的行為”;29日,其再次發表聲明表示,28日退票訂單中,“有54%訂單確定為用戶正常改簽行為,剩余46%為惡意刷票、黃牛行為”。
5月2日,淘票票發出聲明表示,“從(淘票票后臺的)退票率和改簽率來看,《后來的我們》售票數據的確存在無法合理解釋的異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全國擁有無手續費退票機制的影院共約4000家。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共有20.52萬張票在28日當天在貓眼退票,則平均每家影院當天出現51.3張退票。
上述影院經理對記者表示,退票情況此前也有發生,但這次的突發情況比較特殊,不是團體退票,是“有組織的分別退票”,而“黃牛一般不會如此統一行動”。
此外,對于疑似黃牛行為,記者在淘寶搜索電影通兌券等,發現依然有不少“黃牛”存在,但黃牛在電影票領域的活躍程度、參與深度等,目前無法得知。不過,淘票票在聲明中表示,“電影票領域的黃牛現象微乎其微,已絕不可能對某部影片的售票產生重大影響”。
后來的我們退票最新消息
電影票可以退改簽?這個大部分人可能從未嘗試過的操作,隨著《后來的我們》規模性退票事件,被大面積討論。
5月2日晚,在《后來的我們》退票事件集中爆發后,處在事件中心的貓眼緊急發出“貓眼專業版”新版本預告,將增設退票人次、退票率等數據,并于5月3日上線;而淘票票也表示將推出新功能“票房異動預警”,預計兩周內開放。
5天9.78億票房、預售1.22億元,《后來的我們》登頂五一檔票房冠軍,卻在上映首日出現貓眼刷票及退票38萬張、1300萬票房;淘票票9.16%退票率(2018年3.17%,春節檔4.30%)的非常規數據。大規模退票背后,預售、退票等關鍵詞所隱藏的行業“灰色地帶”和利益鏈條也浮出水面。
4月28日,五一檔首日,《后來的我們》以破億的預售成績一路領跑。隨即,微博賬號“電影票房”爆出《后來的我們》大量退票,后迅速在媒體中發酵。該片因此成為五一檔最受關注的電影,只不過,市場對退票事件的關注,已遠超過電影本身。
次日,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依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對近幾日退票信息分析,初步認定退票情況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目前已約談影片出品方、發行方。
整個退票事件中,貓眼因身兼出品方、發行方、售票方等多重身份,站在了輿論風暴中心,雖退票事件發生在多平臺,其也成為該事件“幕后玩家”的最大嫌疑人。
一位影院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退票事件從4月26日就已開始,于28日大規模爆發,但規模退票并非首次出現,只是這次比較特殊。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多位影院、數據、業內人士,試圖還原退票背后的利益關系和邏輯。
后來的我們退票是誰主導的?
對于退改簽,淘票票和貓眼平臺均設置了退改簽按鈕,不過,受《后來的我們》影響,目前已關閉退改簽通道。此前,與平臺簽署退改簽協議的院線旗下影院,用戶可在平臺上進行退改簽。根據退票時間不同,收取不同的退票費。
公開資料顯示,貓眼在2016年推出退改簽服務,并在當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貓眼當時對媒體表示,這是平臺拼服務的一種體現,改簽服務是用戶剛需。
貓眼目前尚未公開《后來的我們》退票率和平臺日常退票數據。不過,另一家票務平臺淘票票的聲明顯示,淘票票2018年整年退票率、改簽率為3.17%、0.63%,2017年國慶檔、2018賀歲檔、春節檔分別為2.29%、0.44%;1.43%、0.6%;4.30%、0.63%。《后來的我們》首日9.16%、2.11%的退改率明顯高于均值。
記者從多處信源獲悉,影院與平臺的結算周期一般為一個月,未上映的電影退票時一般沒有發生結算。而有哪些影院和平臺簽署了退改簽協議,記者詢問后并未得到答案,顯然,退改簽業務還是行業盲點。而以月為結算周期,更是給“違規”操作和“有心人”留出了可乘之機。
利益直接受損的便是影院方,規模退票發生在上映前,此時退票空出的座位,已經很難再進行銷售,上座率下降直接影響影院收入。
誰是幕后玩家?各家眾說紛紜。一位數據人士對記者分析,除了發行方所為外,另一種可能則為由各地方的發行地網人員執行,為了達成排片要求,與黃牛勾結,并用高排片邀功。但首日又被黃牛退票,發行方對此不知情、覺得委屈,而影院則認為是發行方所為。
目前,該事件還未有結論。不過,這暴露了退改簽問題。為此,淘票票和貓眼都緊急關閉了退改簽通道。
5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向貓眼、淘票票分別咨詢得知,貓眼目前已無法在APP上完成退改簽,但如果說明特殊情況(如無法趕到)等,可以人工聯系客服進行退改簽;淘票票則全面關閉該通道。
在被記者追問有哪些影院可以退改簽及退改簽細則時,其中一位貓眼客服表示,自己是從別的部門調去的臨時“支援貓眼客服”。對于未來何時恢復退改簽,對方則表示,沒有接到正式通知。
貓眼、淘票票作為行業重要的票務平臺,目前業務都已延伸至行業其他環節。其中,貓眼逐漸深入上游,主導發行《驢得水》《羞羞的鐵拳》《后來的我們》等影片,后兩部均獲得高預售成績,并成為檔期內冠軍。
大規模退票違反法律規定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大規模退票在今年春節檔就已出現,但多部大片表現強勁,退票并未太過突出。而《后來的我們》票房占據五一檔大半,此次大規模退票事件爆發于4月26日,并于28日收尾,此后并未持續出現大規模退票。
不過,大規模退票是否涉及違規操作還未有定論。拋開退票因素,該片持續走高的票房和排片,又一次在核心檔期證明了頭部內容的號召力。作為票房破9億、結合音樂IP的愛情片,《后來的我們》從各個維度都足以“載入史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