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田小學位于福建省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康美鎮蘭田村,創辦于1969年。2004年秋,蘭田村黨委書記潘春來發動社會各界籌資建設蘭田小學新校區,2009年納入南安市小學寄宿制學校,現有學生639人。
學校被評為南安市綠色學校、南安市新課程實驗先進單位、南安市藝術工作先進單位、泉州市中小學南音教學先進單位、泉州市首批家庭教育規范化學校、福建省知識產權試點校。這些牌子也正代表了蘭田小學的多元化辦學特色。近日,校長陳建成接受記者采訪,暢談校園文化。
知識產權教育有成效
記者:學校開設了哪些特色課程?主推的校園文化特色有哪些?
陳建成:我校知識產權教育最早從2007年春季開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開拓創新的能力。
這種課程需要用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編寫的教材為教材,如《創作與版權》《品牌與商標》《發明與專利》等。根據學生的興趣,聘請這方面的專家到校授課,并指導老師如何教學,再讓老師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根據生活中常見的器械等進行加裝、改裝并畫出模型畫,然后實際制作,并申請專利,整個過程不僅學生,就連老師也在思考。
早在2010年11月,我校便被列入福建省知識產權試點中小學,是南安市第一所獲得此榮譽的小學。學校積極開展普及知識產權的體驗教育和實踐活動,支持鼓勵學生申請專利。近幾年來,我校師生共22人次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如學生林婧楠的“新型鏡子”、林加吉老師的“可以調節靠背的家用床墊”、學生蘇清燕的“帶千秋的籃球架”等。
此外,學校的南音教育也在逐步推進,得益于我校蘇培勤老師,每周都對有興趣的苗子進行培訓指導,每周末組織孩子們練習,堅持每年參加泉州舉辦的南音器樂大賽、每兩年舉行的南安南音大會唱。
針對外來工子女比例高的情況,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家庭教育講座,聘請專家或有經驗的老師主講,通過大量事例,指導與會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小學階段如何教育好子女。這一方面凝聚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記者:學校如何提高老師積極性,帶好這一支隊伍?
陳建成:當前,我校共有公辦老師24人、走教老師6人、合同聘任老師3人,其中有泉州市骨干教師2人、南安骨干教師1人。
我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突出“樹師德、勤練兵、促發展”三大板塊。
強化師德師風教育,立德樹人是首要條件,其次以老帶新,每人每學期至少開一節校內研討課,互學互聽互評,同時開展“上同一節課活動”等教學比賽,還發動教師積極參加中心或市級課題教研,如盧超民老師和本人在南安市進修學校主持的“以學定教,高效課堂”課題片區教學研討中執教;林惠蘭、黃聰娥老師在中心小學古詩教學比賽中均獲二等獎;林鳳茹老師撰寫的師德主題征文收入《南安教育》等。
學校還多次派老師參加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等各級培訓活動,先后有8人次參加泉州市語數提升工程培訓,4人參加泉州市班主任培訓,7人赴北京等參加國家級發明創造培訓課。
德育安全工作效果佳
記者:德育與安全工作,學校如何開展?陳建成:我校堅持開展“弟子規誦讀比賽”,開展“學雷鋒系列”“八榮八恥”“雛鷹爭章”等周主題教育活動,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和少先隊總輔導員負責抓落實,國旗下講話、班隊會,學校宣傳欄、校報《蘭韻》、紅領巾廣播站、家長會上,學校班級微信群、書法作品欄、學習園地等到處都有德育教育的碩果。
安全方面也是學校不容忽視的一大工作??紤]到學校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情況,周邊交通較為發達,學校每天都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上午、中午、下午都有老師在校門口執勤,對沒戴頭盔、超載等違規家長和學生進行教育、勸導,并對學生的違規行為進行記錄。
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如“珍愛生命,拒絕違法”安全教育主題的家長會,同時強調家長及學生完成福建安全教育平臺上的作業,提高安全意識;注重消防和地震避災演練,做到安全工作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記者:學校今后的發展目標是什么?陳建成:今后,學校將沿著改革創新的思路,讓閩南傳統文化進課堂,在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道路上開拓進取,打造一所讓學生喜歡、教師向往、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學校。
陳建成南安市蘭田小學校長,康美中心小學支部委員,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南安市骨干教師,南安市第二期校長高研班學員,南安市優秀教師,泉州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記者 陳振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