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南安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南安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長和鄉村、社區各自作用,通過創新“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等載體,開展“百萬大手牽小手”關愛“十大工程”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老少樂園思路新
說起南安各地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不得不提霞美鎮金山村的“老少樂園”。幾年來,金山村一批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藝人等自發組成志愿者隊伍,依托老年活動中心,在節假日免費為村里的中小學生教授南音、籃球、書法、童謠等課程,逐漸形成“學校放假、樂園開學”的模式,有效解決假期孩子無人監管的問題。
像這樣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目前南安市共有13個,其中泉州市級7個、南安市級6個,采取各級財政撥款、熱心人士捐資和捐物等運作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這13個活動中心除具備泉州市“一場、一欄、四室”(一個體育運動場地、宣傳教育欄、科學活動室、文藝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教室)的創建標準外,還增設了心理生理健康咨詢室、農家博物室、村史室、健身室等,配備了相關器材、圖書、設備等,初步形成了活動常態化、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的格局。
每個活動中心也各具特色:金山村開辟10多畝勞動實踐基地,指導中小學生種植蔬菜、花果;詩南村利用村里的三座大橋護欄,制作內容豐富的文化長廊;梧坑村用滿族的建筑風格裝飾“活動中心”……這些活動中心為廣大未成年人創造了一片集休閑、學習、實踐于一體的校外天空。
“十大工程”亮點多
11歲的周春梅來自貴州,父母都在水頭打工,每天下午放學后,她都會留在南安第三實驗小學的“四點半課堂”,既可以讓值班老師輔導作業,又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等到父母下班后接她回家。
今年10歲的洪嘉煒就讀于英都中心小學,父母都在外打工,雖然不像周春梅那樣跟父母住在一起,但他也過得很開心。因為他可以在“網上會親室”跟父母視頻,同時老師幫扶做“愛心家長”傳遞的真情、叔叔阿姨送的禮物也讓他備感溫暖。
周春梅和洪嘉煒只是南安開展“百萬大手牽小手”關愛“十大工程”眾多受益者中的一員。近年來,南安通過開展青少年知識競賽、“崗位學雷鋒幫扶失足青少年”活動、愛心助學活動、“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組織“幫教轉化工程”專題業務培訓、心理健康手抄報比賽,清掃“黑網吧”,發放科普宣傳材料、《關愛外來工子女倡議書》等,設置“陽光心靈信箱”、特殊青少年心理健康檔案等形式,切實幫助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青少年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困難。
主題教育效果好
“2014年,我們將圍繞‘講抗戰愛祖國圓我中國夢’開展主題活動,目前宣講稿已經在準備中?!蹦习彩嘘P工委負責人告訴筆者。
主題教育活動是該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2013年,該市組織開展“學習十八大,永遠跟黨走,實現中國夢”主題活動暨“百場講座”啟動儀式,組建27支“五老”宣講團,深入學校、農村、社區開展宣講活動近400場次,參加的青少年達125781人次。
同時,該市開展了“相約中國夢”文娛晚會、“我的中國夢”主題演講、“中國夢”書畫作品進校園、“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征文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引導青少年學好用好十八大精神,樹立理想信念,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紀律的新一代。
此外,該市還制定創“五好”考評方案和“抓典型、學金山、創‘五好’”的實施方案,表彰先進個人和集體,用開展“五好”活動推動基層關工委工作,全面加強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同時,將工作觸角延伸至企業,截至2013年,全市建設各種形式企業關工委組織88個,覆蓋企業128家,為做好企業關心下一代工作夯實基礎。(黃小燕 侯錦超 黃漢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