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南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市區已經集中更換208個井蓋,其中,防沉降井103個。
南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給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市區道路中間的井蓋承受密集車輛碾壓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下沉、破損等現象,給市民出行帶來一定的困擾和安全隱患。
7月初,該局成立專項整治小組,集中開展中心城區排水井蓋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腳下安全”。
給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巡查發現,下沉、破損井蓋主要集中在市區主干道,而井蓋凸起的現象主要集中在人行道。記者看到,人行道個別井蓋凸起高度達5厘米。
針對人行道井蓋凸起問題,工作人員破除井蓋基座水泥,重新修平,更換新的水泥井蓋。
“主干道下沉的水泥井蓋修復更為復雜。”給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水泥井蓋的井圈寬度僅3厘米,受力面積小,車輛密集碾壓后,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沉現象。
為了緩解這一困境,給排水管理中心將這些“負重”井蓋更換成防沉降井蓋,井圈寬度達10厘米,大大提高了受力面積。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還對井圈的基礎進行了加固。
記者看到,工人先是將井圈周圍的基礎進行破除,調平、安裝防沉降井蓋,綁扎雙層鋼筋,澆筑混凝土,隨后,回填瀝青面層,確保井蓋和路面齊平。
為了縮短每個井蓋的修復周期,盡快恢復道路通暢,施工人員使用了早強水泥,將修復路面的養護周期縮短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市區208個井蓋修復已完成養護,并拆除相關圍擋,恢復道路通行。(記者 陳江濤 通訊員 黃策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