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5日訊 漳州薌城的陳先生宰羊時,羊內臟掉出一塊像姜的東西,懷疑就是傳說中的“羊黃”(詳見本網昨日報道《農戶宰羊喜獲罕見“羊黃” 類似生姜價格難估》)。
羊肚子里的東西每個直徑約4cm
昨天,南安柳城街道施坪村的楊先生,看了海都報的報道后,也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去年他家宰了只羊,在體內發現了3個像雞蛋一樣大的“石頭”,懷疑可能也是“羊黃”,希望海都記者能夠幫忙找人鑒定一下,看是否有藥用價值。
昨天,海都記者在楊先生家看到這3塊“石頭”,有兩塊是灰色的,一塊是深褐色的,形狀有點像鵝卵石,聞起來有股淡淡的藥香味和羊騷味。
“是只老山羊,養三四年了,有一百來斤重。”33歲的楊先生說,幾個寶貝是去年年底宰殺羊時,在羊肚里發現的。
“我有個親戚是在醫藥公司上班的。”楊先生說,當時他特意打電話咨詢了這個親戚。對方告訴他,可能是傳說中的“羊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說不定還能賣出個好價錢,要他好好收藏起來。楊先生的母親介紹,之前有村民宰馬時,也是掉了一塊疙瘩,后來拿到泉州一家專業機構鑒定為“馬百草”,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海都記者用皮尺一量,3塊“石頭”的直徑都在四五厘米左右,用刀子很容易就可以割開。楊先生用刀子輕輕切了一小片給記者,希望能找專業機構鑒定一下。記者發現,切片后的“石頭”看起來有點像沒消化完的草渣堆積而成,摸起來綿綿的,而且有一股草香味。
昨天下午,海都記者采訪了泉州中醫院的退休主任醫師王人鎮。得知“石頭”是在羊肚里發現的,王人鎮初步判斷應該就是“羊黃”。不過他表示,羊黃是羊的膽囊結石,如果是在肝和膽里面發現的,藥用價值比較高,而肚子里發現的,主要成分是消化不了的草渣,基本沒有什么藥用價值。
雖然專家說價值不大,不過楊先生表示,還是想請專業機構鑒定一下,解開心頭疑團。(海都記者 楊江參 黃謹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