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3日訊 “制秤的人心要正,天地之間有桿秤,做秤也是做良心。
半趴在一張布滿密密麻麻釘眼的木凳上,用底部銅片已磨得锃亮晃眼的刨刀不急不慢地打磨秤桿,偶爾抬起秤桿,閉上右眼,用左眼輕瞄一眼秤桿的直度,再劃刻度、測準星、鉆孔打眼、釘星子……十多道工序,每一步他都做得一絲不茍。
點星眼是個技術活
南安洪瀨鎮區隘門街77號,簡陋破敗,地上滿是鋸子、刻刀、小錘、銼刀、刨刀,要不是墻上掛著一排排長短不一的桿秤,這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很難引起路人注意。今年54歲的楊安福習慣于安靜地窩在這。他覺得,制秤,心中就要有一桿秤,而這桿秤,要求他耐得住寂寞,靜心而默默堅守著。
銼刀削秤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