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5日訊 炎熱的夏季帶來的不僅是高溫,隨之而來的食品安全也成為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一大問題。近日,南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降低夏季食品安全風險,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工作人員深入到各個鄉鎮檢查食品安全
開展夏季專項整治
針對夏季食品安全特點,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日前,南安市政府召開夏季食品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并印發了《南安市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從6月30日起至7月31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分為宣傳發動、綜合整治、鞏固總結三個階段。
據悉,本次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行分組分片“進村入戶”開展宣傳、排查和整治工作,嚴厲打擊查處包括農產品非法添加隱性農藥成分、濫用抗生素,水產品非法添加孔雀石綠等違禁投入品,無證無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銷售“三無”食品和過期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對繁華商業街區、學校、車站、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學校食堂(包含托幼機構)、建筑工地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農村集體聚餐承辦單位等重點單位;面包糕點、冷葷涼菜、生食海產品、熟肉制品、自制飲品、乳制品等重點品種,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和頻次。
通過此次行動,南安要做到市區和鎮區100%宣傳到位,基本消除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督促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辦理相關證照,持證率有明顯提高,杜絕“三無”和過期食品;初級農產品、水產品和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建設食品放心工程
除了集中的專項行動外,南安還印發了《2016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本地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等主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主要水產品養殖環節藥物殘留抽檢合格率達97.5%以上,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案件查處率達100%;市政供水管網末梢水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瓶(桶)裝水質量安全評價性抽檢不合格樣品檢出率穩定在5%以下;全市加工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成品糧、食用油、調味品、肉制品、蛋制品、酒類、乳制品、腐竹等質量安全評價性抽檢不合格樣品檢出率穩定在3%以下,原糧衛生抽檢合格率90%以上。
抓好種植養殖環節、水產養殖環節、飲用水環節、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等“六個環節”的食品治理;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圍繞農村食品安全、水產品違法添加禁用藥物、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開展專項整治,開展食用植物油專項監督檢查、食品市場專項治理整頓、加強學校食堂專項監督管理、防控農村集體聚餐專項風險等。
此外,南安還將創建2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鄉鎮(街道),2條“明廚亮灶”示范街、20個“明廚亮灶”示范店(共70個攝像頭)、5個“明廚亮灶”示范校,新建2個省級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可追溯管理示范點、1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示范點,以及2個商超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點,配備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加強對蔬菜、水果、水產品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檢驗檢測。(海都記者 陳東升 通訊員 黃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