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石材第一年虧數百萬
2010年,可以說是吳家和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此時,水頭石材產業發展如日中天,眼看著此前混得不太好的朋友,一個個都開奔馳了,吳家和開始動搖了,連表弟都勸他回來。
吳家和真的回到了水頭。然而,第一年,他沒有經歷大家所說的“好賺”,投進的多年積蓄變成了打水漂。
按他自己的話:“第一年,自己就像一個外強中干的皮球,掉入低谷,然后彈起。”可能是頭頂太多光環,吳家和第一次創業,意氣用事占了較大成分。他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哪怕只是第一次從事石材行業,但他認定了某一款石材,一定能推成功。
這一年,吳家和湊足了110萬美金赴土耳其點料,在中介代理人的帶領下,他看了很多礦山,之后定下一款,并把身上所有錢壓在了一個產品身上,取得了優先訂貨權。然而,他沒有防備的是,談成所有條款以后,簽名的是代理人。也就是說,之后的發貨,由代理人負責。
然而,由代理人發貨會產生一個弊端:有些代理人貪圖眼前利益,破壞條款,把好產品高價賣給其他供應商,這樣會導致那個最早投資并花大量精力推廣的供貨商享受不到應有的回報。
次年,這一品種如他所愿,成功地打入市場。令吳家和想不到的事還是發生了:代理商背著他,把好的荒料以高價優先賣給其他供應商。吳家和一怒之下,解除了這份合同。這樣的決定,他現在看來,覺得莽撞了點。“如果當時能沉住氣,那個產品會做得很好,而且也不會因此虧了好幾百萬元”。
有了這次經歷后,吳家和對投資變得謹慎許多。大到一次投標,小到一個條款批閱,他都力求沒有一絲疏漏。
到2013年,吳家和的事業實現騰飛,除了選到好品種,更主要是讓展鋒石業與勝利石業達成了合并。他說,生產型企業和家裝型企業的合并,可形成垂直形式的業務整合,真正實現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
策劃千人跑打響名氣
在企業步入軌道以后,吳家和又開始重拾自己的廣告業老本行。進入石材業,他發現石企做的最普遍的廣告,就是買個廣告牌或者在小畫冊里貼個豆腐塊,不否認,這種推廣是最直接的。
吳家和要做的不僅僅是戶外廣告,還要打入各個能被曝光的高端場所。如今,在水頭各大星級酒店以及娛樂場所里,他掌舵的鼎揚廣告視屏無處不在。
除了細分化廣告,吳家和更是首次做出了新型大板市場的規劃全案。其中,以鵬翔石材城為代表的大板市場,在顏值和管理上,都讓整個石材業上了一個新高度。
而把吳家和推向石界名人榜的,要數不久前水頭舉行的“千人彩虹跑”。在彩虹跑結束當天,他在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段話:“最近5天平均一天睡四小時不到,活動結束后直接攤在運營中心地板上了。這次活動用不到一個月的籌備時間,我們召集了超過10家贊助公司,超過40家合作發起單位,召開數次籌備會議,9天完成了1000人線下報名,5天完成了500線下報名,共計1500人報名參賽,平臺總點擊率超過60萬人次,募集善款86668元,這是大泉州第一次眾籌落地并成功執行的項目。”
這一段話,被整個朋友圈轉瘋了,也讓石材人記住了這個在石材界策劃活動項目最棒的石材人。作為項目總策劃人,吳家和還有一個想法,成立一個“有點想法”工作室,讓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加入進來,讓每個人都是老板,共同為水頭的創意事業一起努力。(記者 蔡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