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本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可是卻因“莫蘭蒂”臺風的到訪,給南安各地區帶來了洪澇災害,雖然現在洪水已退,但多處生活設施及環境遭到破壞,水源遭到污染,細菌易滋生,食物容易變質,再加上人們接觸污水機會增多,因此,各類傳染病極易傳播。那么,臺風過后要如何保障健康生活?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大家一定要喝經過高溫煮滾的水,不能喝生水,也不要用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的水刷牙漱口、洗菜、洗碗碟……這些都是我們所要注意的,一定要注意防范哦!
被褥需暴曬家具要用氯水擦拭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水頭鎮福星街、建材街以及上嶺村、菜市場等地,發現這些地方受災尤為嚴重,沿街店鋪和居民住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水浸泡,存在較大的疾病流行隱患。
“由于受災面積廣泛,衛生部門專業防疫隊伍有限,無法安排專業的防疫隊伍進村入戶,只能通過衛計辦人員宣傳與指導,來發動各鄉鎮村民自救,利用家用噴霧器進行消殺。”南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書記黃劍鋒告訴記者,房子在臺風的肆虐中進水,而水退卻后要及時清理環境,不然等蚊蠅和老鼠肆虐時,危害遠超平時。所以要在它們搗亂之前把房屋清理干凈,室內地面、墻壁、家具噴灑消毒水進行消毒。
此外,居家、街道、社區、安置點等場所物體表面、墻壁、地面可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200mg/L二氧化氯,或200mg/L過氧乙酸進行噴灑、擦拭消毒30分鐘;如選用其他消毒劑可參照GB27952《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的衛生要求》進行。臨時安置點啟用期間每天定期消毒1-2次;在無疫情情況下,不用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劑噴霧消毒,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自然通風為主,通風不良的場所可采用機械通風。
“洪澇災害侵襲的不僅僅是村民的居住環境,還可能把致病源殘留在家具、衣物及兒童玩具上。”黃劍鋒建議,布制品要進行充分的暴曬,而餐、飲具清洗后則需進行煮沸消毒,煮沸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如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消毒劑浸泡后應以清潔水沖洗干凈。而對于受污的家具、衛生潔具、辦公用品,他則建議用濃度為500mg/L的有效氯溶液采用沖洗、擦拭、浸泡方式,作用30分鐘,或采用200mg/L二氧化氯、200mg/L過氧乙酸、1000mg/L季銨鹽類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時間15分鐘-30分鐘,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
急救自救靠的是“有備無患”
“自己平時沒接受過專業的自救訓練,面對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時,顯得手足無措。”15日凌晨的一場超強臺風無情地肆虐了南安各個鄉鎮,導致南安多個鄉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臺風過后,人們再次意識到自然災害中科學自救與急救的重要性。那么當臺風、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該怎么辦,患者在送往醫院前應該如何自救?對此,記者采訪了南安市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蘇金運。
“當發生自然災害時,想要急救自救靠的就是‘有備無患’。”蘇金運告訴記者,要準備充足且不易腐壞的食品和水、手電筒、常用藥品、蠟燭、防裂膠帶等。如果發生常見的外傷,家里需要備點碘伏、紗布、繃帶等。只要懷疑有脊柱損傷就應按脊柱損傷情況處理,這時可以將脊柱不穩定的患者仰臥固定在一塊堅硬長背板上,并將他放置在中心直線位置,即頭部、頸部、軀干、骨盆應以中心直線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嚴禁彎曲或扭轉。
蘇金運表示,在自然災害中,遇到最緊急的應屬電擊傷引起的“心搏驟停”,這時候就要馬上采取“心肺復蘇ABC”,能夠迅速有效地恢復生命器官(特別是心和腦)的血液灌流和供氧。而當病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8分鐘內建立基礎生命維持,保證人體重要臟器的基本血氧供應,直到建立高級生命維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復為止。
此外,妊娠期婦女有著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這時候掌握一定的應急自救技能,必將有效降低災難對孕婦及胎兒造成的損傷。比如說,在危機中保持鎮定,堅定獲救的信心;驚慌失措會誘發子宮收縮甚至導致流產或早產;切忌慌不擇路,不要盲目跳樓、慌亂逃生,高空墜落以及踩踏傷不僅會引發骨盆骨折、內臟損傷等創傷,還會誘發子宮收縮、胎盤早剝等,引發流產、早產、內出血甚至胎死宮內等嚴重后果;當然,還要減少接觸有毒物質,可利用衣物、飲用水、食物等保暖、補充能量和水分以保持體力;用打手電筒、揮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如果獲救后,除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外,還要特別關注宮內胎兒狀況,排除外胎盤早剝等多發的嚴重并發癥,及時發現先兆流產、先兆早產、胎兒窘迫等異常征象,抑制宮縮、改善胎兒供血等。”蘇金運強調說,當然,有很多情況現場做不了,所以還是以呼救為主,如撥打120、119、110多方聯動,情況不允許時可以由醫生電話指導自救。
臺風過后需警惕心臟病復發
臺風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破壞力極大。我們往往對臺風毀壞基礎設施、房屋建筑、癱瘓交通等問題做了許多關注,然而卻忽視了它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臺風過后這兩天,南安開啟潮濕悶熱模式,一些高齡心血管疾病患者無法適應天氣變化,入院就診。專家建議,高溫天氣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尤其對身體調節能力較差和抵抗力下降的老人來說,應加強防范,保持情緒平和穩定,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今年73歲的黃大爺患高血壓多年,雖然這兩天氣溫升高、房內悶熱,但節省的老人依然不愿開空調降溫,最終誘發心臟病入院接受治療。南安市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陳賢慶說,近日,我市出現高溫悶熱天氣,在前來就診的患者中,以70歲以上老人為主,而且多數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因此,老人在高溫天氣尤其要注意。
陳賢慶表示,臺風來臨前一般會出現低氣壓現象,空氣濕度高,且臺風越強,中心氣壓越低。據了解,這樣的天氣對于心臟本已十分脆弱的患者而言是尤為危險的。氣壓下降時常常會影響人體氧氣供給,可引起心慌、胸悶、憋氣、乏力等不適。心臟負擔過重時,甚至可導致心絞痛、心梗、心衰突然發作,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即使臺風過后,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樣不能放松警惕。本就對氣溫變化極其敏感,為適應驟降的溫度,患者容易出現血壓波動,心率改變,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同樣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建議有基礎心臟病或高危因素的患者,生活起居要保持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注意要清淡,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并且多喝水;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避免驟冷驟熱;同時,還要堅持服藥,并定期到醫院復查。”陳賢慶提醒道。
別讓臺風“刮”走寶寶健康
這兩天,市民的心可糟透了,中秋節沒能好好過,還得努力抗臺風。臺風前后氣溫氣壓變化大,臺風過后又容易滋生蚊蟲。所以,不僅大人出門要注意自身安全,在家里帶小孩的家長們更要特別關注寶寶的健康。
南安市中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黃曉清告訴記者,在這樣的天氣里,家長們要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最好不要帶寶寶出門,防止受到意外傷害。如果寶寶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可以請就近的社區醫院醫生到家里就診,判斷小孩子生病的嚴重程度;再根據診斷情況,選擇到哪家醫院看病,切勿因多次轉院增加路途的風險。“在家里要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注意寶寶平時護理,盡量還是以母乳喂養為主。”
需要提醒的是,臺風過后易滋生蚊蟲,一些孩子也很容易遭蚊蟲偷襲,四肢出現紅色小丘疹、有時在皮疹的頂端有透明的小水皰,被蚊蟲叮咬后,皮損較癢,往往在皮膚上可見到抓痕。因此,家長要注意保持小孩子皮膚清潔衛生,適當涂抹“花露水”“蚊不叮”等外用防護劑,可以較好地避免蚊蟲叮咬。建議可在家里的角落放些干艾草,有驅蚊效果,如果聞不習慣可改放木炭吸收室內濕氣,或開除濕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臺風天的氣溫氣壓變化,我兒子這幾天突然發燒,而且還伴有流鼻涕打噴嚏等。”家住美林街道的葉女士告訴記者。對此,南安市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黃曉東表示,孩子的體溫很容易隨著外界氣溫的波動而變化,外界溫度低,小孩子體溫很快就散發,不添加衣服很容易感冒。每年臺風季節來臨,患感冒的小孩子特別多。對一般的孩子,只要注意添衣服,不要再給冷飲吃就行。此外,不要讓小孩子在污水中浸泡,做到及時清洗,減少皮炎的發生,重點場所表面清污應及時消毒。特別是小孩的玩具如果被污染的水浸泡過,一定要清洗消毒后才能讓孩子玩。若發現小孩子嘔吐、發熱、腹瀉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皮膚劃傷要小心破傷風
臺風“莫蘭蒂”走后,一場聲勢浩大的救援在南安不斷上演著。在救援與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受災群眾和廣大一線救災人員曾長時間浸泡在洪水中,他們起皺的皮膚讓人心疼,那么,這些在洪水中浸泡過的皮膚是否會發生皮膚潰爛或其他皮膚病。
家住洪瀨東大路的黃女士說,洪瀨成為一片澤國時,家中被洪水倒灌,水到了父親胸口,由于看不見路,黃父搶救財物中滑倒扭傷了腰。之后家中另一個人也感冒了。黃女士十分擔心,向本報咨詢,身體浸泡洪水后會產生什么情況,該怎么辦?
身在抗災一線的南安市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黃少明告訴記者,身體如果發生不適,建議到具體的科室檢查。對于皮膚是否會有不適的癥狀,主要看水體污染情況,如果水體污染不嚴重,就相當于浸泡在游泳池中,不用過多擔心。如果水比較臟,就要預防皮膚感染等炎癥和不適。具體而言,如果發生皮膚紅斑、瘙癢、皰疹或者淋巴結腫大、發熱、疼痛等癥狀,須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預防皮膚感染。如果發生過敏性反應建議使用抗過敏藥物,也可以使用抗過敏藥膏涂抹在患處。
“如果浸泡在水中,是由于真菌和細菌混合感染引起發生爛腳丫,出現破皮、瘙癢、水皰,這時就要做好抗真菌、細菌,可以使用派瑞松。”黃少明說,需要注意的是,傷口清潔要使用雙氧水或紅藥水等藥物清潔,傷口應避免再碰到水,要保持干燥,如果有發生腫痛須到醫院就醫。
南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科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皮膚長期浸泡在污泥濁水中,就會發白、起皺、脫皮,甚至紅腫潰爛,發癢疼痛,醫學上稱為浸漬糜爛性皮炎。在洪澇期間較為多見,多數病例癥狀比較輕,經及時清潔、消毒、保持干燥等處理后愈后良好,少數可能因浸泡時間長、繼發感染等因素導致病情加重。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洪水中出現劃傷,皮膚破損容易導致破傷風,特別是傷口接觸過泥土,那么感染破傷風的可能就會更大。建議在洪水中被雜物劃傷之后,首先要用干凈水充分清洗傷口,清除傷口上可能附著的污物;同時應該保證傷口干燥,不要再次沾水;其次應該使用碘酒或其他消毒用品對傷口進行消毒。如果是較大的傷口則應該及時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專業處理。建議盡快接種破傷風疫苗,以防萬一。
據介紹,預防浸漬性皮炎,應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污水,下水時要盡量穿膠鞋或扎緊褲腳,作業1-2小時出水休息一次。浸水作業完成后要及時用干凈的水沖洗,亦可結合肥皂、沐浴露等清潔劑清潔皮膚,必要時可用75%酒精或0.5%碘伏對皮膚消毒,保持皮膚或患處干燥。如果出現發熱、皮膚潰爛發炎、小腿后側肌群疼痛等不適,要及時就醫。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個人衛生,預防傳染病的傳播流行。(記者 蔡靜琦 王小清 蘇清彬 戴曉東 周海文)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