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水渠中依然流著紅黑色的污水,灰白色的污垢沉淀了六七厘米,踩上去軟軟的
閩南網9月25日訊 4天過去了,南安水頭大盈工業聚集區旁的污水還在排放,顏色仍變幻無窮。
附近村民說,大盈溪旁的水渠,排放污水已有10年之久(詳見本報21日A6、A7版報道)。上周五,南安環保工作組進駐調查,但卻一無所獲。
這一片區到底有多少企業,哪幾家在使用這一水渠,南安環保局稱“不清楚”。而這些企業地下管道究竟如何分布,到現在仍是一筆糊涂賬。
上周五,南安市環保局林副主任科員表示,工作組預計要用半個月的時間對該區企業進行調查,找出污水禍首。
昨日,南安市環保局局長黃立新也表態,自己要趕赴現場查看,調查污染源。
【回訪】連續蹲守4天污水天天不同
21日,南安市環保局工作組來到大盈工業聚集區附近的排污暗管旁,紅色積水處已被填平。不過,水渠里還流著黃色污水,排污管還冒著熱氣。這一污水到底從哪里來的,現場工作組沒有線索。
23日,記者回訪時,此處仍有污水排放。這次污水變成了黑色,味道刺鼻。水渠旁已被填出一塊平坦的區域,幾個工人正在搬運石條。其中一人說,他們是匯盈公司雇傭的,在這里施工兩天了,暗管的水就沒停止過,他們被刺鼻的味道熏得難受。而且他們發現,水渠里殘留了不少灰白色污垢,應該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記者用腳一踩,灰白色“污垢”高的已堆積了六七厘米,軟軟的。
昨天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這里,污水仍在排放,一條暗管流著黃水,一條暗管流著黑水。水渠旁,部分地段被砌高。
【企業】廢渣已在清理中污水是上游企業的
匯盈公司公關部呂經理介紹,21日上午,他們已派人員先填平原先水渠旁的紅色積水。他們分析,這些紅水并不是廢渣形成的,而是因為雨天時水渠里水量過大,水溢過水渠邊緣,長期氧化形成的。因此,這次他們將水渠砌高二三十厘米高,防止渠水外溢。
至于水渠外的紅色廢渣量比較大,他們計劃申請挖一條小路運出去,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過,呂經理依然否認污水為該公司所排放。匯盈公司另一名有關負責人解釋,此前這一片區居民、企業生活污水亂排,導致原有的排污管堵塞。后來,還是他們與南盈公司合作建設了一條暗管。這幾年,公司技改,建了新的鍋爐,暗管里排出的污水并不是他們公司所排。這一片區的企業不少,可能是上游企業污染的。
【調查】地下管道如何分布環保局稱不清楚
匯盈公司和南盈公司都在水頭鎮大盈村后深坑村。后深坑村民林老伯介紹,20多年前,村里開始建起工廠,有化工、涂料、五金、模具等。從那時起,生活就變了,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空氣,排放的污水破壞了農田,有的甚至無法種植農作物。當地村民們都認為,排污管的污水是來自村里的化工廠、涂料廠等。
走訪中,記者發現,這一片區的地下管道分布,就是一筆糊涂賬。就連監管部門南安市環保局也稱,這些管道怎么分布,環保部門并不清楚。
對此,南安市環保局副主任科員林先生解釋,該工業聚集區并不是政府部門統一規劃,而是自發形成的,地下排污管道也是由企業自建而成,是否有企業埋設暗管排污水,無法判定。根據工作組初步調查,目前附近共有七八家企業共用這兩條暗管,包括記者上述調查中了解到的企業。但他并沒有給出具體企業名單。
上周五,林先生曾表示,污水水質檢測報告預計5天左右就能出爐。但昨天,南安市環保局又說,水質檢測報告還要再等一段時間,爭取國慶前給出答復。
【部門】環保局局長表態要親自調查污染源
那么,水渠里的污水到底來自哪里?上周五,南安環保局工作組無法給出答案。
記者幾次問及,這一片區的企業到底有多少家、環評資料是否齊全,林先生始終無法給出具體數據。不過,他同時指出,這些年,因經營管理不善,企業變更經營范圍的也有,具體有多少企業重新辦理了環評手續,目前還不能得知。環保局也曾在2009年接到過群眾舉報,處理過該區的一批亂排污的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匯盈、南盈、五金模具等“敏感”企業,環評手續很齊全。
林先生說,工作組預計要用半個月的時間對該區企業進行調查,找出污水禍首。
昨日,南安市環保局局長黃立新表態,自己要趕赴現場查看,調查污染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黃啟鵬 黃謹 見習記者 陳斯紅 蘇碧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