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納沙”“海棠”共同影響,今天我市降雨明顯,多個縣市區出現短歷時強降水。各地防汛情況如何?地災隱患的群眾轉移情況如何?今天下午,市長康濤一行再次驅車趕往南安,開展防汛工作檢查。
“海棠”登陸以后,與“納沙”殘留云系會合,在雙臺風影響下,南安市翔云鎮迎來此次臺風期間最強的一次短歷時強降水,累計雨量超過100多毫米。正在拓寬改建的大嶺工程已于臺風來臨前停止施工。施工方在現場拉起警戒線,并預留人員及機械設備。一旦發生險情,人力、物力可以及時投入搶修。在翔云鎮黃田村避災點,15名地災點的群眾被臨時安置在這里。傍晚5點,當地村兩委干部正忙著給安置群眾準備晚飯,宿舍內床鋪干凈整潔。“安置群眾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各種生活物資準備得怎么樣”,市長康濤對安置點的群眾十分關心,他強調,在配齊生活必需品的基礎上,還要盡可能為群眾提供文化生活。不論是人還是物,都要做好隨時做好防汛的準備,確保安全。
短暫停留后,康濤一行趕往南安市英都鎮,查看轄區內英溪小流域整治工程的防洪效果。如今英溪兩側綠化景觀得到提升,排洪效益顯現。康濤指出,小流域整治工程完成后,還要密切關注安全度汛,安排人員加強監測,特別是臺風過后帶來的降雨影響仍會持續,當地鎮村干部要嚴防死守,確保一方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在南安市英都鎮蕓林村的寶湖巖山體溜坡處,一條警戒線將地質災害點與道路隔開來。為了防止災害再次發生,當地政府早早做好防御準備,及時轉移地災點群眾,連日來包片干部定期巡察。康濤強調,當地干部要防止麻痹松懈心態,繼續做好危險地帶群眾的思想工作,防止安置群眾在災情解除前回流,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記者 劉良 魏佳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