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帶來的小機器人讓孩子們開開心心長知識。
日前,南安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暨文藝演出首站走進官橋鎮。在官橋文化廣場的科學技術協會展區內,科學技術協會工作人員不僅帶來了機器人登臺亮相,還有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科學表演、科學實驗等展品,賺足了大人小孩的眼球。
“媽媽你看,這個機器人會跳舞。”小女孩糖糖拉著媽媽的手,看著長相各異的機器人興奮地說。
在省機器人科技協會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糖糖大聲說:“機器人你跳個舞吧。”機器人便轉動小腦袋、移動步子,開始了簡單的“舞蹈”。
與此同時,無皮鼓等展品也吸引了不少圍觀群眾。“沒有鼓面也能發出鼓聲,這還是第一次見,科技真的很奇妙。”35歲的陳先生和孩子圍著這些展品,研究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這是南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一次把流動科技館帶到“三下鄉”活動中。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王仁瑩表示,舉辦此次活動就是想讓廣大青少年、群眾能近距離接觸這些科技產品,感受科技魅力,探索科技奧妙,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當天,該協會帶來了8組機器人、40件展品,以及500條科普謎語、500份有獎科普答題等。
據了解,南安市流動科技館在泉州市科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流動科技館設在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主要功能是促進青少年學習科學,熱愛科學,參與科學實踐,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目前,科普展巡展廳展出的每件展品均配有實物原理的說明書,可供參觀者動手操作互動使用。每個展位相對獨立,展區主要設立的項目有: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磁力轉盤、電磁炮、靜電乒乓、觸電的感覺、磁力線、是你還是我、窺視無窮、人體導電、聽話的小球、伯努利原理、猜生肖、握力、概率、籠中鳥、一筆畫、有記憶的花、尖端放電、七巧板、時間反應測試、無皮鼓、穿墻而過、摩擦與無級變速、飛輪儲能、光纖藝術、光壓風車、華容道、機翼升力、九連環、色彩的合成、雙曲狹縫、魚洗、搖動導桿機構、滾出直線等近40個展位,另外還有鋸床、鉆床、磨床、創新構建套裝、藍牙機器人三代機、人體傳感游戲機、FLL工程挑戰賽場地、機器人比賽賽臺、六角桌等可供多人同時參與學習、操作、互動的展位。
在2016年南安市全國科普日期間,市科協在梅山鎮舉辦了“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主題科普活動,設立了流動科技館科普展品展示,與群眾、學生們共同體驗科技創新,感受科學魅力,吸引了南安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南安市體育學校,國光中學部分師生及周邊群眾共5000多人參加了活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