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豐州鎮后田村的厝仔橋進行危橋改造“重獲新生”,名為厝仔新大橋,通行能力、安全性都有了提升。
“改造后的厝仔橋又穩又寬,還更安全。”昨日上午,站在寬敞的鋼筋混凝土橋面上,南安市豐州鎮后田村村民李秀枝深有感觸地說。這座昔日的危橋從“危”到“安”、從“窄”到“寬”的變化,讓她以及橋兩岸的村民切身感受到危橋改造工程帶給的便利。
舊石橋變鋼筋混凝土新橋架起百姓幸福路
據1996年的《豐州志》記載,用石頭修建的厝仔橋,由村民集資于1990年建成,全長32米。當時,厝仔橋所在的村還叫作厝仔村(現后田村厝錦自然村),這座橋梁連接后田溝兩岸的村民,是一條重要的交通通道。
“那個年代,橋上過的是人、?;蚴亲孕熊嚕瑯蛄鹤匀徊粫胸摀?。”后田村老人協會會長黃衍思告訴記者,近十年來,村里買車的人增多,老厝仔橋的安全性受到考驗。他告訴記者,因村里的田地都在橋對岸,這座橋是村民下田地勞作的必經之路,也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后來,因年久失養失護,厝仔橋部分石墩有開裂現象,橋兩側的護欄傾倒,這座背起25年歲月的老橋,已經“不堪重負”了。2015年該橋被鑒定為危橋。
“改造前,這座橋大約4米寬,十分狹窄,當有車輛經過時,行走在橋上的村民就得站在橋邊緣,十分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河里。”黃衍思告訴記者,一到暴雨天,許多樹枝樹干、水浮蓮、垃圾等便會卡在橋洞,村里就要趕緊請挖掘機過來清理。
改造后的厝仔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造價139萬多元,11日通過驗收,名稱改為厝仔新大橋。據介紹,厝仔新大橋全長39.5米,寬8.1米,橋面還有安全護欄。“別說是小轎車,就連大貨車也可以安全從橋上經過。”黃衍思感嘆道。
通過改造,厝仔橋獲得“重生”。“重生”的厝仔新大橋,將延續承載后田村交通要道的使命,架起百姓的幸福路。
造價153萬元豐州兩危橋即將改造
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是南安市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南安市不斷加大對農村危橋改造投資力度,通過危橋改造工程,村民們的出行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農村危橋多而散,因其建得早,又缺乏修繕加固,多年來車輛超載愈演愈烈,更加重了橋梁的負擔。家住豐州鎮西華橋附近的傅阿婆也盼著家門口的老橋能換新顏。“人在老橋上走,一有大車經過,立馬能感覺震動。”
昨日,據豐州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消除豐州一些危橋存在的安全隱患,該鎮西華橋、坑尾橋這兩座危橋已納入危橋改造工程計劃,目前項目施工組已經進場,正在協調路燈、電線、自來水管道等遷移問題,即將施工改造。其中,改造后的西華橋寬7米、長13米,造價52萬;改造后的坑尾橋長32米,寬8.1米,造價101萬,預計近期開始動工建設。(記者 賴香珠 李想 通訊員 陳秋來 洪雅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