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2019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美人物”“最美故事”推選活動正式啟動,將評選出一批該市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
這樣的活動,是南安市為扎實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所打造的眾多創新載體之一。今年來,該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重點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矛盾化解水平等3個方面,深入實施強村固基,改善民生問題拓展,創建和諧村(社區),正導向、聚民心、樹正氣,掃黑除惡治亂、治根、治本等11項專項行動76個工作項目,為南安爭創一流業績、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夯實安全穩定和諧的基層基礎和良好環境。
南安市委書記王春金、市長林榮忠帶領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各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參觀柳城街道調解工作
南安市委書記王春金、市長林榮忠帶領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各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參觀四季家園“黨代表”參與調解工作
創新工作載體 夯實基層土壤
“最主要的是要做出我們村自己的特色來……”連日來,南安市和諧村(社區)創建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深入該市各鄉鎮村居,對和諧村(社區)創建工作進行指導。
2019年,南安市立足以往的成功經驗、做法,進一步強化動態跟蹤、滾動管理,并總結提煉和諧創建類別,開展“典型”帶“落后”結對活動,持續提升創建成效。目前,該市已完成2019年度創建村的申報工作,并對2019年和諧村社區考評細則作進一步修訂完善,創建工作將持續深化,全面推進。
除和諧村(社區)外,南安市還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 “三資”監管等舉措,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該市建立健全由財政支持、村級自營收入、社會捐贈等構成的村級基本運行經費制度,深入實施《發展壯大薄弱村集體經濟三年行動》,用足用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五種模式”,從多個方面拓展長效增收渠道,提升村集體“造血”功能,從源頭上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目前,該市已全面消除空殼村和村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村集體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此外,南安市制定出臺《進一步加強農村建房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文件,將農村個人建房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全面公開農村個人建房規劃、申請條件、辦理程序、審批結果,并建立農村個人建房管理和追責機制,對農村個人建房制度進行更細致規范,從源頭上遏制“兩違”行為。
構建共治體系 提升治理能力
如何構建起市民共治體系,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打通服務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一百米”,讓群眾訴求在“家門口”得到解決?
對此,南安市的創新嘗試之一是建立“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機制。該市通過創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讓群眾通過微信公眾號、“網上意見箱”等方式,只要動一動手指就可以與該市人大代表實現全天候、零距離聯系,及時反映利益訴求。目前,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已達76個。在此基礎上,探索創新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群眾方式,試點設立14個“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活動室,架起“兩代表一委員”與群眾的“連心橋”。
南安市還將構建共治體系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融合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重要工作相結合,堅持正面引導,鼓勵工作創新,構筑更多基層“善治”模式。今年來,該市已涌現出黨建引領帶動水頭鎮樸一村發展、梅山鎮創新探索小區自主管理模式等創新實踐,為該市構建共治體系提供更多參考樣本。
調解現場
調解現場
細化調解層次 助力矛盾化解
日前,在南安市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工人陳某經過調解從法官手里拿回自己應得的工資。“了解情況后,我們馬上將案件分流至訴調對接中心,第一時間啟動訴前調解,并委派具有豐富調解經驗的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南安市法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從啟動調解程序開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實現了案結事。
建設訴調對接中心,正是南安市為提升基層矛盾化解水平打造的創新載體。去年以來,該市將訴訟、調解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創新以訴調對接中心為紐帶,線上線下為載體,訴前調解、訴中調解、訴后和解三階段調解模式為切口,協調制度、工作聯動、經費保障、考核培訓四項機制保障為支撐的“1234”訴調對接模式,有效推進“分調裁審”改革,提高矛盾糾紛化解能力。2018年來,該市共訴前分流案件2558件,訴前調解成功1025件,執前和解1168件。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具有南安地域特色的創新性社會治理品牌南安市“法商聯動”平臺正式啟動。平臺打通了南安市法院、聯合調解中心、工商聯和各異地商會溝通互動的渠道,將更加綜合、便捷、高效地為廣大在外南安人提供聯動化解糾紛、法律咨詢、案件信息查詢、失信信息查詢、推送典型案例、風險提示等六項司法服務。(通訊員 黃瑜鵬 陳鑫煒 鄭秋芳 李世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