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南安霞美鎮的福建利豪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覆銅板項目的生產車間內,涂膠機、上膠機、熱壓機等生產線上,或加裝密閉隔間,或設置傘形集氣罩,廢氣集中收集后,通過管道導入焚燒爐中,經高溫焚燒處理,最終實現達標排放。
對于企業而言,上馬一系列環保整改措施,不僅是為了符合環保要求,更是為了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通過節能減排實現雙贏。
企業負責人向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整改情況
降低成本
廢氣廢水再利用
在過去,利豪電子的覆銅板項目,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然而,與產量高歌猛進相對應的,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給周邊環境與群眾生活帶來的隱患。
在覆銅板生產中,由于需要使用酚醛樹脂作為黏合劑,在黏合劑運送以及上膠、熱壓等過程中,會產生有害氣體;同時,導熱油爐使用煤作為燃料,也存在著含硫氣體排放問題。2017年,針對群眾反映的廢氣問題,企業在相關部門的幫助與監督下,采取鍋爐燃煤改燃氣、烘干和制膠車間全部密閉、廢氣經有效收集后高溫焚燒等整改措施。經過環境監測部門多次監測,廢氣實現達標排放。
利豪電子生產副總陸富才介紹,兩年來,企業累計投入整改資金近千萬元,對覆銅板生產項目的廢氣治理設施進行優化改造。目前,企業導熱油爐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廢氣引入鍋爐房的45米高煙囪排放,有效減少含硫氣體的排放量;涂膠機、上膠機等生產線上,采取建設密閉隔間,進出口加裝密閉門,隔間的頂部加裝廢氣收集管道,廢氣直接導入焚燒爐進行高溫焚燒處理后排放;采取封閉運送黏合劑方式,杜絕運送過程中出現滴灑漏情況。不僅如此,企業引進了先進的層壓鋼板清洗設備,清洗設備產生的廢水,可以實現循環利用。
“對于督察中反饋的問題,我們不僅積極整改,也舉一反三,通過自查自糾的方式,主動梳理生產過程中其他可能產生廢氣的生產線,加裝廢氣收集設施。”陸富才說,在熱壓生產線上方,加裝傘形集氣罩,通過管道把層壓機廢氣引入焚燒爐處理,就是企業整改的“自選動作”。
企業主動整改的動力,源于嘗到了節能減排的“甜頭”。陸富才算了一筆經濟賬:廢氣收集后,通過管道進入高溫焚燒爐中,成為另一種氣體燃料,降低了天然氣消耗量,為企業節省了生產成本。
回應關切
聯網裝置實現實時監督
生態環境保護永遠在路上。針對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仍出現的利豪電子廢氣問題投訴,我市立即就如何建立整改長效機制與企業主溝通交流,要求企業嚴格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安裝廢氣在線監測裝置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回應群眾關切。
企業負責人傅子芬表示,將在焚燒爐排氣口加裝在線監測設施,并按要求聯網,主動接受監管部門實時監督。
22日,南安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陳泳藝再次趕到利豪電子,對企業的廢氣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回訪,對設施的管理提出具體要求,還用手機向企業展示在線監測裝置的監控流程。他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門將監督企業加裝廢氣在線監測設施,通過聯網裝置,實時監測企業廢氣排放情況,一旦發現超標現象,立即進行現場查處,確保廢氣達標排放,企業整改到位,回應群眾關切。
接到信訪件后,不但要邊督邊改、立行立改,還需舉一反三。據了解,南安采取健全機制、快速研判等方式,確保接到信訪件后,能夠聯動出擊,全面核查處理信訪舉報件涉及的問題。具體而言,制定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信訪組工作方案,逐一分解督察反饋投訴件,明確責任單位和化解時限,從快從嚴查處。同時,建立快速處置機制,實現快速研判——在接到信訪交辦通知后,半小時內立即研判,把任務分解至各相關責任單位;實現快速處置——接到信訪交辦任務后,各責任單位及時介入到位,確保即知即查即辦理,并成立整改督導組,對信訪件交辦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立行立改、件件落實到位。(記者 蔡紫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