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南安康美赤嶺村的公益圖書館對外開放了,孩子們在假期有了一個好去處。在這里,大家不僅能免費看書和借閱,還能享受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據悉,該圖書館由眾人集資建設,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
公益圖書館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閱讀需求
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要
赤嶺公益圖書館位于泉州南安康美鎮赤嶺村一民房的二層,面積有200多平方米。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課桌椅整齊地排放著,閱覽室的書架上擺滿各類圖書,孩子們坐在閱讀區里安靜地看書。
赤嶺公益圖書館劃分為幼兒區、青少年區及成人區,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要。此外,還設立一個多功能活動室,用于開展親子繪本、周末影院、手工制作、家長講座等相關課程活動。圖書館可以容納1萬冊圖書,目前擁有圖書約3500冊。
“圖書館的建成,解決了鄉村孩子沒有圖書場所的問題,體現了共建共享。現在每天約有200人來這里看書。”南安市文體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說,作為公益屬性的圖書館,它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希望可以成為本地的一個文化素質教育平臺。
志愿者教孩子讀繪本
大學教授發起建館倡議
這所鄉村公益圖書館的建設發起者是福州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蘇文亮,今年37歲的他是赤嶺村人。在他童年的記憶中,家鄉沒有書店、沒有文化設施,更沒有圖書館,他希望家鄉的孩子也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樣,從小接觸到較好的圖書資源,培養好的閱讀習慣。2007年,當時還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讀博士的他,第一次萌生了在家鄉建設一所公益圖書館的想法。
隨后,蘇文亮就業、生子、幫助父母修繕舊屋,一連串的人生大事依序進行,這個念頭一直被擱置著。
2017年到2018年,作為訪問學者,蘇文亮在美國耶魯大學呆了一年。他居住的地方,孩子們到了周末都會去圖書館,這一景象再次觸動了他。回國之后,他就著手籌備工作。今年6月1日,他將建設鄉村公益圖書館的想法發布到自己的朋友圈,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沒多久就籌到8萬多元的資金。7月份,圖書館開工建設,這個月開始對外開放。
愛心匯集照亮孩子閱讀路
“大家的愛心太讓我感動了。”蘇文亮說,裝修工人聽說是在建公益圖書館,干起活來都格外盡心盡力。當初,甚至還有人質疑,“哪有人花時間、花錢干不賺錢的事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也紛紛加入到籌建圖書館的工作中。
蘇文亮的同學、同事和朋友,得知他要在家鄉建設鄉村圖書館,送來了不少書籍。讓人感動的是,山西臨汾一中的一名班主任在朋友圈得知此事后,在班級里發起捐書主題活動。班里的孩子不僅捐出舊書,還寄來寫滿寄語的明信片,鼓勵赤嶺村的同齡人。這份沉甸甸的禮物,從山西臨汾快遞到了赤嶺村。
今年7月,畢業于長沙民政學院的南安康美小伙蘇佳斌,成為赤嶺公益圖書館的館長。現在,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投入到圖書館的工作中來。
建設一個圖書館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這個圖書館良性運轉。蘇文亮打算建立“月捐計劃”,為運營經費提供持續穩定的支持。這個計劃是召集100名每個月愿意捐50元的愛心人士,來支持圖書館的日常運營。目前,已經有84人參與到“月捐計劃”中。(記者 王金植通訊員 蘇曉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