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安侖蒼鎮黃甲村的王福清結束入伍前的集中隔離,奔赴軍營,圓了自己的軍人夢,也實現了自己感恩回報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愿望。原來,他的養父王振設于2018年突發意外被診斷為腦死亡,家人將其器官捐出,助4人重獲新生。失去頂梁柱后,這個家陷入了困境。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接過愛心接力棒,用愛心反哺這個家。如今,王福清用自己的方式,讓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
2018年9月,王福清在養父的器官捐獻材料上按手印。
愛心奉獻 養父意外腦死亡 家屬忍痛捐器官
時間回溯到2018年,那時王福清上高二。結婚近20年,王振設和李鳳英夫婦一直未能生育,對養子王福清視如己出。是年9月21日,李鳳英在南安市醫院產下一名女嬰。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喜悅中時,王振設卻出事了。次日晚,他外出買飯時突然倒下,路人幫忙叫了救護車將其送往醫院急救。23日凌晨,他因急性重型顱腦損傷引發的呼吸循環衰竭,被診斷為腦死亡。
“我們聽說過器官捐獻可以幫助別人。”看到病房外墻上關于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單,李鳳英產生了捐獻丈夫器官的想法。家人經過一天的思想斗爭后,于24日決定將王振設可用的器官捐出。他們向ICU病房醫生提出此事,醫院迅速聯系南安市紅十字會。一早趕到的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辦理完相關捐獻手續,迅速聯系醫院等單位。
最終,王振設的人生永遠定格在41歲,但他的生命仍在延續。25日上午,他的心臟、肝臟和兩個腎臟向受捐者移植,讓4人重獲新生。
愛心反哺 一家生活困難 各界伸出援手
王振設去世后,生活的重擔全壓在李鳳英肩頭。夫妻倆原先在工地上挑水泥、做小工,生活本就不易。王福清為了減輕她的負擔,自行輟學打工。經過回訪得知這些情況后,南安市紅十字會立即聯系王振設的哥哥王振法和學校負責人,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成功幫其重返校園。同時,南安市紅十字會聯系到愛心人士幫助解決他的學費問題。因條件不符、資料不齊,王福清的戶口問題也尚未解決。在南安市公安局、南安市紅十字會、侖蒼鎮政府、侖蒼鎮派出所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王福清終于正式成為這個家的一分子。
愛心仍在不斷傳遞。南安市愛兒坊總經理王麗云得知此事后,不僅主動為李鳳英免費提供一年的嬰幼兒用品,包括奶粉、紙尿褲等,并以南安市關愛母嬰服務行業協會的名義在行業內發起倡議,得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共計籌集善款1.4萬余元。關愛母嬰協會又自發組織幾位母嬰護理師前往李鳳英家中幫助照料護理。
愛心傳遞 養子參軍報國 感恩各界幫助
經過大家的幫助,這個家重新步入正軌。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李鳳英獲得低保等補助,目前在家照顧幼女,做些農活。王福清也于2020年9月成為三明學院的一名大學生。
今年2月,王福清對入戶慰問的侖蒼鎮相關負責人表達了應征入伍的想法,他說:“我看了很多宣傳紀錄片,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革命先烈犧牲換來的,而且這幾年來,我和家人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很多幫助。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想以這種方式表達對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感恩和回報。”侖蒼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并告知了南安市紅十字會。經過有關部門和愛心組織的協調和幫助,王福清得以圓軍人夢。(記者 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 周培煌 文/圖)
記者手記
愛心接力 溫暖延續
愛,能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溫暖。王振設的生命逝去的同時,4人重獲新生,他以大愛延續生命。當他的家人陷入困境時,政府和社會各界用愛反哺這個家。如今,他的養子王福清應征入伍,希望以此方式感恩各界的關愛。這是愛的循環,是愛的接力,他們的善舉,讓愛不斷放大,讓社會更加文明和諧。這樣的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陳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