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南安市官橋鎮籃橋社區的郭阿伯在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面對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屋,郭大伯心里雖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以后孩子們念書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這也意味著,官橋中心小學擴建項目征遷最后一宗房屋成功簽約。房屋征遷全面清零,征遷工作完美收官,為6月上旬項目開工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之前我們想把郭阿伯劃分到立新社區,但他認為自己融入不進去,加上年齡大了,房子住久了,有感情了,不愿意搬入新社區,導致項目擱置了三年多。”官橋鎮人大主席、官橋中心小學擴建征遷項目負責人陳承波說。
隨后,以陳承波為主導的專班小組成立,投身動員郭阿伯的親戚朋友,一起為郭阿伯做思想工作,講解拆遷政策。“郭阿伯的親戚朋友很明事理,積極主動幫郭阿伯找過渡房。”陳承波告訴記者,最后決定將郭阿伯安置回籃橋社區,征遷工作這才告一段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起初對拆遷事有所抵觸的郭阿伯說:“在多方位考慮下,這次學校擴建項目征遷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孩子,即便有萬般不舍,最后還是決定簽字。”正是征遷工作組反復做工作,聽取群眾需求,用真心、細心、耐心和誠心,打消了郭阿伯的顧慮,也正是用這種“笨辦法”,軟化了郭阿伯心頭的“硬疙瘩”,確保拆遷順利進行。
“官橋中心小學原本面積小,孩子活動場所也就小,老師住宿也成問題,得知要擴建我們心里都很高興,社區的群眾也都積極配合征遷工作。”籃橋社區黨支部書記郭生發表示,教育事業不能慢、不能延、不能誤,官橋中心小學擴建項目是造福子弟的項目,應助推這個項目順利進行,讓孩子們受益。
據了解,官橋中心小學擴建項目擬投資3301萬元,用地963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068.93平方米。擴建后,該校將增加12個教學班,新增學位675個,進一步擴充官橋鎮區教育資源。
此次征遷工作涉及房屋9棟,11戶,2500多平方米,征地3050平方米。征遷結束后,將在征遷地塊建設3棟教學綜合樓、門衛室、1個校大門及室外配套附屬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