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南安市推進企業上市實現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指出,到2024年年末,力爭實現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0家以上;南安市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不低于100億元,新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3只以上,建立覆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的政府引導型基金鏈條。
培育“專精特新后備方塊”
《方案》提出了9項主要任務及4項保障措施,進一步強化了部門聯動,力爭做到服務企業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實現實體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有序良性互動。
《方案》提出,圍繞石材、陶瓷、機械裝備、水暖廚衛、電子信息、日用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集群,每年篩選20家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形成“專精特新后備方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每年挖掘20家科技小巨人、隱形“獨角獸”等企業,孵化形成“科技創新領軍梯隊”;大力開展“規改股、股上市”專項行動,聚焦轄內納稅超500萬元企業,遴選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和創新產業鏈條的“金種子”企業,通過輔導培育,分層、分期推進股改、規范發展,夯實上市根基。
為穩步推進企業掛牌上市,充分利用新三板作為北交所上市“跳板”的優勢,《方案》表示,將充分利用新三板作為北交所上市“跳板”的優勢,重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先行資本運作。建立企業與政府、中介服務機構三方聯動機制,制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專屬服務方案,“一企一策”協調解決改制上市問題,為重點上市后備企業提供“保姆式”精準扶持,督導中介服務機構勤勉盡職開展輔導工作,提高企業上市效率。
為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產業升級主力軍作用,《方案》鼓勵通過配股、增發、發行可轉債等再融資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實現高質量發展;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開展并購,審慎開展脫離主業的資產收購。
設立南安市產業投資基金
完善產業投資基金體系,為南安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提供更具活力的金融支持,是《方案》的一大亮點。
《方案》提出,將搭建“1+N”兩級母子基金架構,放大基金杠桿規模。設立南安市產業投資基金,通過設立子基金、直接投資、跟進投資等方式圍繞本市重點產業布局開展投資。
此外,為加快發展股權投資,《方案》表示,將充分發揮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和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市場化運作,帶動股權投資機構參與本市擬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投資以及上市公司、新三板企業定增,幫助企業改善股權結構、提升對接資本市場能力;開展引進國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項行動,加強與省級、泉州市級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合作對接,形成投資聯動。
《方案》還提出,將開展上市公司紓困救助;強化國企與民營上市公司的聯動協作,對有前景、有品牌、有市場、有技術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支持;積極推動并購重組,通過新資產注入、大股東注資、司法重整等方式,提高困難上市公司的“造血”能力。
針對如何加快南安企業上市步伐,《方案》表示,將加強企業上市輔導培訓、加大企業服務支持力度、強化企業上市要素保障。(記者 蘇清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