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南安召開“爭優、爭先、爭效”干部作風建設大會,對省委、泉州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動員全市上下一以貫之把作風建設進行到底,激發“爭優、爭先、爭效”的內生動力,以實干、實效、實績展示風采,建功南安高質量發展。
南安市委書記張桂森作強調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連贊主持會議。黃景陽、莊國陽、林添盛、洪順昌、黃華強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參加會議。
張桂森指出,自全市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上下以“六立六破”為引領,勠力同心、披荊斬棘,攜手戰疫情、穩經濟、抓項目、大招商、促發展,干事創業精氣神明顯上揚,推動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三十而立正青春,當前南安正處在十分難得的黃金發展機遇期。面向未來,南安要呈現一個什么樣的圖景,關鍵取決于我們今天的行動,必須用‘爭優、爭先、爭效’的斗志與情懷,引領保障南安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會上,張桂森立足南安實際,向全市所有干部發出四個“發展之問”——
縱觀全局,如何承載“當主力、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全市上下要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站在“過去”“當下”“標桿”“未來”四個維度來認知南安、感知南安,深學細悟、打開思路、創新突圍,再創區域競爭新優勢、展現縣域發展新作為,在全省、泉州市發展大局中“當主力、挑大梁”。
放眼前方,如何實現“爭上游、創一流”的發展目標?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敢為人先的魄力,爭做敢于擔責的“奮進者”、敢于爭先的“先行者”、敢于斗爭的“孤勇者”,在平常時候當先鋒,在關鍵時刻做主力,在危難關頭勇擔當,在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中“爭上游、創一流”。
立足當下,如何打好“拼經濟、拼發展”的必勝之戰?各級各部門要錨定目標任務,以首批17個重點專項為“爭優、爭先、爭效”的抓手、載體,在比拼項目、比拼招商、比拼拔釘清障、比拼服務效能上務求實效,干在實處,全力以赴“拼經濟、拼發展”,奮力實現預期、拼出精彩。
檢視自身,如何鍛造“爭優、爭先、爭效”的南安鐵軍?市委、市政府將堅持嚴管厚愛并重、激勵約束結合,樹立“優秀就優先、有為才有位”“失誤能寬容、盡責可免責”“躺平就換人、失責就追責”鮮明導向,催生干部內生動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張桂森強調,站在新的起點,南安要當主力,需要全體干部人人皆是主力;南安要挑大梁,需要十根手指根根都有力量,全市上下要握指成拳、勠力同心,以“爭優、爭先、爭效”的好作風,為南安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當主力、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針對下一步全市作風建設工作,王連贊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迅速組織動員部署,開展專題學習,原原本本傳達會議精神,抓緊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明確目標要求、工作措施、責任分工,切實增強轉變作風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嚴格開展自查自糾,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自查、深刻剖析,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實查實改,把整改過程作為解決問題、堵塞漏洞、轉變作風、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過程。市作風建設工作專班要精準選樹正反典型,圍繞首批17個重點專項,定期選樹、宣傳一批講得響、立得住、過得硬、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及時發現識準、公開通報曝光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反面典型;務實建立長效機制,及時復盤總結,將好做法、好經驗固化為長期堅持的機制制度,從根本上破解作風頑疾。
會議通報2022年7月以來干部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印發《關于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的工作方案》,總結正向激勵方面成效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解讀《護航保障“項目奮戰年”正負面清單(試行)》并部署反向約束措施。(記者 陳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