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日訊(閩南網 姚珊紅 通訊員 陳鑫煒 黃瑜鵬 陳瑞萍)7月1日,值此建黨102周年之際,“武榮風華 南韻薪傳”2023年南安市國際南音展演暨南安市南音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在“中國曲藝之鄉”南安舉辦,來自菲律賓、印尼、臺港澳等國家和地區,近50家海內外南音社團600多人齊聚一堂,以曲會友,賡續傳統,傳承薪火。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福建省曲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對外交流中心、中共南安市委宣傳部、中共南安市委統戰部、南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共同主辦,南安市南音協會承辦,閩風南韻文化傳承中心協辦。
“作為中國曲藝之鄉,南安擁有12項國家級、省級非遺文化保護名錄,南音、什音、閩南講古等曲藝文化傳統十分深厚。近三年來共有30多件文藝精品在省市級曲藝賽事中大放光彩。”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惠陽在開幕式上致辭中表示,此次國際南音展演將是又一次挖掘自身特色優勢,擦亮南安“中國曲藝之鄉”名片的良好契機。希望借助此次南音盛宴,以古韻南音為媒,充分展示南音藝術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永恒魅力,推動南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國際傳播力度,提升南安城市影響力。
今年,南安市南音協會成立30周年,菲律賓長和郎君社、金蘭郎君社、國風郎君社,印尼東方音樂基金會,澳門南音社,香港福建體育會南音社等海內外南音社團,將按照傳統的方式,互贈紀念牌匾、到南安市南音協會拜館,交流切磋南音技藝,并共同開展“弘揚南音藝術 共傳文脈薪火”南音采風活動等。
“今天的南安市國際南音展演為海內外南音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平臺,傳承文化藝術。”菲律賓國風郎君社代表團團長洪文化稱,南音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很盛行。目前,菲律賓有四大南音團體,他們通過開展南音專班培訓進行傳承。現在,他們還準備跟華人學校聯合開設南音課程,教、授南音,一代又一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開幕式后,海內外弦友同臺共同演繹大合奏·噯仔指《一身愛到君鄉里》,拉開南音展演序幕。隨后《聽爹說》《直入花園》《百鳥歸巢》《風打梨》《春光明媚》《感謝公主》等22個曲目輪番上演,盡展南音雅韻,共敘綿長情誼。據悉,除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外,組委會還在中駿世界城、源昌財富廣場設立分會場,來自南安各鄉鎮的南音隊伍也為廣大市民群眾帶來精彩的南音演出。
“南音對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洛江區南音協會的杜雅涵說。剛小學畢業的她,已學了六年南音,家里長輩都支持鼓勵她學習南音,“我比較喜歡南音,將來想從事這方面工作。”
當天下午,海內外資深南音學者,南音非遺傳承人代表圍繞“當代南音的傳承創新與國際傳播”主題進行學術交流,共謀南音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