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開學季,隨著南安中心城區樓盤增加,入學難日益凸顯,針對這一問題,南安加快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提升,新建多所學校,聚力打造26℃之城。今年9月,南安市第八小學、南山實驗小學、江北實驗學校(小學部)3所新辦學校建成投用,新增學位5130個。
【江北實驗學校】
南安占地面積最大的小學
8月31日,記者走進南安市江北實驗學校,一座4.6米高的孔子像豎立在學校廣場上,濃郁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該校本月投入使用,將迎來第一批1至6年級18個班的726名新生。
江北實驗學校校長歐陽雙林介紹,該校總占地面積34133平方米,是目前南安占地面積最大的小學。學校已建成的建筑面積1.83萬多平方米,其中有2棟5層教學樓,1棟4層綜合樓,主體教學樓以3米寬的連廊連接。前廣場、運動場(籃球場、足球場和跑道)、風雨操場等3個學生活動場地環繞主體教學樓,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區域。正在建設的綜合樓有9000多平方米,預計明年5月投入使用。
為迎接開學,教師和家委們正為迎接新生布置教室。記者看到,所有教室均裝有空調、風扇、護眼燈,學生座椅則是折疊午休椅。
據了解,該校小學部規劃42個教學班,將提供1890個學位,目前生源來自撤并的龍源教學點、洋美小學分流,以及金座唐道636、美的智慧城、武夷時代天越三個小區購房業主子女。
校園硬件投入不留余力,最重要的軟件師資力量也是群眾關注的重點。歐陽雙林介紹,目前學校已招聘上崗40名教師,其中29名在編,11名編外,教師隊伍既有高級教師,也有中級教師,“三年前我們就開始培育教師團隊,有10名教師前往市直二小、柳小跟班學習,有12名教師由美林中心小學選調,組成了既有干勁又有沖勁的隊伍”。
【南安八小】
可供1620名學生就讀
位于溪美街道彭美社區的南安市第八小學,是一所具有閩南風格的現代學校,占地面積26626平方米,設有80多個場室,可供1620名學生就讀。本月,該校將正式投用。
昨日,記者走進南安市第八小學,一棟5層高的和雅樓映入眼簾。左邊是另一棟5層高的和美樓,最吸引眼球的便是和美樓那支指向天空的“筆”。
南安市第八小學校長梁輝燦介紹,該校于2022年1月通過初步驗收,根據北山片區更新改造需要,當年2月溪美中心小學4至6年級學生被分流到南安市第八小學就讀,當時稱其為溪美中心小學(八小校區)。
今年5月25日,南安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確定第八小學的招生服務區域為長富村和彭美社區仕坂、大汾、浦邊三個角落。
學校發展,教師為先。“學校首批教師團隊有最先考聘選崗的,也有從原溪美中心小學分流過來的,還有從全市選調來的。其中10名最先考聘選崗的老師在其他學校跟崗學習了很久,最長的達四年之久。”梁輝燦說。
【南山實小】
一年級將迎來360多名新生
位于溪美街道三豐片區的南安市南山實驗小學也于本月正式投用。昨日,記者走進該學校,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正忙著新學期迎新氛圍的布置。再過幾天,這所嶄新的校園將迎來1787名學生。
南山實驗小學校長陳海安介紹,學校總用地面積2311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268平方米,主要建設3棟教學樓、1棟行政樓、1棟實驗樓、1棟體驗館和連廊、主席臺等配套工程。目前,體育館和學校操場還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中,體育館預計10月建成投用,學校操場預計兩個月后建成投用。
“我們的學生構成主要有兩部分,除了360多名一年級新生,還有戶籍和房產在學校招生片區內、從其他學校分流過來的2—6年級學生。”陳海安介紹。
作為新學校,南山實驗小學的師資配備也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該校師資除了今年新招考的老師外,也有部分教師是由溪美中心小學進行考試選拔的,師資隊伍配備充分、結構合理。
記者從南安市教育局獲悉,2016年以來,南安市教育項目建設穩扎穩打,新改擴建中小學、公辦幼兒園110所,新增各類學位41040個。其中幼兒園25所,新增學位8940個;中小學85所,新增學位32100個。
今年初以來,南安除3所新辦小學建成投用外,學前教育提升工程第一批8所幼兒園已全部建成投用,增加學位2700個;第二批6所幼兒園已全部完成主體建設,預計9月建成投用,可新增學位2070個。職業教育提升工程3所職校6個項目已全部完成主體建設,預計9月建成投用,可新增學位2100個。同時,南安市實施《南安市優秀教育人才引進與獎勵實施辦法》,擬錄聘560名優質新任教師(其中專項引進的優秀教育人才180名)。(海絲商報記者 李貴靈 王麗清 王菲娜)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