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的梯田、可口的筍干、飽滿多汁的蘆柑……眼下正是番薯收獲的季節,烤番薯、圍爐煮茶、摘蘆柑都正當時。近日,泉州南安英都鎮仕林村開展“仕林番薯 香甜中國”系列活動,包括挖紅薯、圍爐煮茶、摘蘆柑等環節。
活動期間,不少游客朋友從泉州、廈門、莆田等地慕名而來,一起共享豐收喜悅,感受“豐”景仕林。有的手拿工具化身農夫,投身到紅薯地體驗農耕文化;有的圍坐在爐火旁,手中拿著烤好的紅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有的家長帶著小朋友提著籃子,穿梭在蘆柑園里體驗采摘的樂趣。
據悉,該村種植的紅薯為新加坡引進品種,因地制宜改良成仕林紅薯。因仕林村地勢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土質肥沃等地理優勢,紅薯優質高產,口感彈軟、甜而不膩。
立足特色農業,圍繞種植經濟新形態,仕林村以綠色有機農產品為載體,引導新山蘆柑、高山紅薯、仕林筍干、高山茶葉等特色農產品逐漸走上了品牌化道路,為農民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2022年10月仕林村成功獲評泉州市“一村一品”(蘆柑)專業村。目前,仕林村有柑桔生產基地300多畝,主要種植蘆柑、紅美人柑、茂谷柑等品種,尤其以“新山”牌蘆柑最負盛名,曾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今年以來,仕林村對未耕地圖斑開展核實摸底,分類施策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建立并實時更新鎮村兩級撂荒地存量臺賬,在重點村試點推行耕地流轉、連片種植,完成土地流轉4000余畝,復耕310畝;創新實施“水肥一體化+水溶肥料”、“新型肥料+配方施肥”技術模式,建設化肥減量增效項目示范片923 畝;并建設萬畝高標準農田,發展連片糧食種植3000多畝,示范推廣漁稻共生等農業五新技術,培育種糧大戶4家,創建了泉珍米胚芽米、英都紅米、南安高茹芋頭等糧食品牌。(洪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