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百輛車來此傾倒石粉水
采石形成的石窟,現在是石粉填埋處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一遇下雨,井水就又渾又澀。昨日,南安市石井鎮下園村村民李女士撥打本報海都熱線通968111投訴,周邊板材廠常將石粉水倒在村子附近,嚴重影響村民們飲水。
飲水出問題,是因為附近有人埋石粉?昨日下午,根據村民的線索,記者在下園村發現了一處收費的填埋石窟,當地人說,不少石材廠與他們一直都有合作,每天有上百輛車來傾倒。但這一填埋行為,根本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許可。
【反映】
井水變質 入口有股石灰味
李女士說,多數村民都靠井水生活??擅糠晗掠?,附近的井水會變黃變澀。李女士住在離填埋石粉的石窟一公里遠的地方。她指著村道旁的一條水溝說,這水是從山澗流下來的,即使平日不下雨,這水都是臟臟的。記者在現場也發現這條小溪內沉積了一些白色沙狀物,溪水也是白色。
村民黃先生從家取了一瓢剛打的井水,雖然水很清澈,但入口有一股石灰味,嘴里還有澀澀的感覺。黃先生說,他在下園村生活五六年了,從去年開始,家里的水就出現問題,一家老小都靠著這些有味道的水過日子。尤其是降雨過多,水會變黃變味,“以前的水可是很甜的”。
【現場】
收費舊石窟 每日上百車“光臨”
根據村民的線索,記者在南安市石井鎮下園村西南的群山之中發現一處收費的填埋石窟。據當地村民介紹,石窟是采石形成的,幾年前就廢棄了,但從去年起,許多運輸車輛到這里填埋石粉。石窟深有百余米,窟底還積存著大量的石粉水。另外,石窟直徑有50多米,內側石壁非常陡峭。當車輛向石窟傾倒石粉水時,就好像一條白色的瀑布傾瀉而下。
貴州人老孫,是一名受雇運輸石粉的司機,每天要來石窟十幾次,每次傾倒十幾噸重的石粉水。他說,他的車能拉9方左右,按照5元/方計算,傾倒一趟要45元。不少石材廠與他們一直都有合作,每天有上百輛車來傾倒。
在填埋石窟場,記者還發現一名負責“看場”的老年男子,居住在一間臨時搭建的窩棚里,向這些司機收取填埋費用。
【回應】
私埋出于無奈 應對措施在跟進
昨日下午,石井鎮政府王澤鋒副書記表示,下園村附近共有三處這樣的石窟,其中兩個已被填埋。石窟側壁多為巖石,石粉水滲入地下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村民用水出現異味、渾濁等現象,有可能是石粉運輸車的滴、撒、漏,或者運輸車主偷排石粉,連同雨水滲入井中造成的。
王澤鋒說,石井鎮每年約有200萬噸的石材廢料,除部分專門回收處理外,近90多噸石粉水需使用傳統的填埋處理。記者所指的石窟填埋點屬私人所有,并未通過政府審批,鎮政府方面將盡快組織環保人員處理。他解釋,私自開發的填埋場多為小型石材企業、運輸方以及石窟擁有者共同協商建成的,雖然政府設有專門的石粉填埋點,但多數黑廠主圖方便還是選擇這樣的填埋點。
此外,王澤鋒說,鎮政府已擬計劃在石井鎮的三鄉、下房、蘇內和聯豐4個村子設立中轉站,設置共16臺壓濾機,同時,聯合電信在石粉運輸車上安裝GPRS定位系統及環保協管員的檢查監督,從根本上解決石粉問題。(見習記者 史國亮本網記者 黃謹實習生 楊阿麗 通訊員 劉力宏 孫偉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