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火的詞莫過于“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正在成為引領中國科技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4月8日上午,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新質南翼·新極未來”發展大會召開,大會特邀眾多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共同探討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關鍵節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蓄勢待發構筑全新生態市場
“一代材料決定一代技術,一代技術引領一代產業”,新材料作為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其范圍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戰略地位也日益突出。
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科研處處長、烏克蘭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喻學鋒帶來的《發力新材料 夯實新質生產力之基》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樓上樓下”、創新聯合體、產業集群等3種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模式,并分享了南安新質生產力育成中心先進產業的探索進程,期望依托該育成中心實現成果高效轉化,推動南安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新增長引擎,萬億級“低空經濟+”新生態市場已蓄勢待發,低空經濟賽道火熱,會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呢?
“什么是低空經濟?”主題分享伊始,歐洲科學院院士、世界無人機大會主席、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拋出了該話題,在他看來,低空經濟就是85%的無人機+15%的有人機,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如果說2023年是深圳低空經濟的發展元年,那么2024年就是全國低空經濟的發展元年。”楊金才在《領航低空,創造無限——無人機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上,還介紹了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浪潮中,無人機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加深,城市低空物流等正呈現出規模化和體系化的發展趨勢。
“南安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具備對接全球市場的條件,我們將和南安攜手共創低空經濟美好未來。”在楊金才看來,南安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將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提供肥沃的生長土壤,并在強鏈、補鏈、延鏈方面提供廣闊合作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天的大會上,中共南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倩宣布,首屆南安無人機發展大會將于今年5月末6月初盛大舉辦,屆時,行業百強企業將匯聚南安,共謀無人機發展未來。
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
在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過程中,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明確聚焦“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智造、未來服務、未來城市”六大領域的發展方向,將通過場景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而隨著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的機器人產業更是迎來了升級換代的跨越發展期,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推廣,機器人行業該如何乘科技東風迎來市場爆發呢?
全國政協委員,九牧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帶來的《智能機器人未來發展戰略》主題演講中,重點介紹了創新發展的“晉江經驗”,從傳統制造業到科技創新產業的心路歷程,林孝發認為,跨界、融合、創新是新智造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是創新的關鍵,我們既要吸引全球產業尖端人才,又要創新創造分紅機制。”隨后,林孝發又進一步介紹了位于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的九牧集團全球總部的創新發展。據林孝發透露,九牧集團將斥資58億元投建智能家用機器人產業園項目,讓世界看到國貨品牌不斷成長和崛起背后的硬實力。
九牧的創新發展是南安工業企業創新發展的縮影。作為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核心區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主戰場,南安主動融入全省和泉州市發展大局,科學重構“一帶三組團”空間格局,依托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和全國化合物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雙輪驅動”效應,從引進行業鏈主到打造現代產業園區,再到布局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截至目前,整個片區已達552家規上工業企業、超1500億元規上工業產值。
據了解,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指揮部于2023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是泉州“一灣兩翼三帶”城市總體空間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范圍涵蓋晉江市安海鎮、內坑鎮、東石鎮、英林鎮、金井鎮和南安市官橋鎮、水頭鎮、石井鎮等8個鄉鎮,面積605平方公里。
誠如喻學鋒所講,新材料等領域在新質生產力大潮中的發展潛力巨大,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南安片區擁有華南師大綠色低碳研究院等新材料產學研基地,以及高分子材料科技產業園,他也希望,能同與會嘉賓一起,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觸發共感共鳴,在這片熱土上,一同探尋合作商機,搶占新材料產業發展先機。
(記者:李楊瑜 李想 通訊員:黃思煒 許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