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綠草、鮮花……曾經寸草不生的“火燒山”,如今綠意盎然。近日,南安市洪梅鎮洪溪村傳來喜訊,昔日因大火而荒蕪的“火燒山”,如今通過一場革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20余名農戶頭戴斗笠、身著雨靴、手持鋤頭,在山坡上種植茶樹苗。與此同時,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將山坡裝點得如詩如畫。一座涼亭下,幾名游客正在休息喝茶,享受著春風拂面的愜意。
洪溪村黨支部書記黃寶川向記者介紹了這片山地的變遷。原來,這座山原名尖坪山,曾經森林茂密,是村里的一處天然氧吧。然而,2021年的一場大火將整座山燒得面目全非,村民們便將這座山改名為“火燒山”。
“當時,我們發現,幾天幾夜的大火竟然沒有將山頂上一片200多畝的古油茶樹園燒毀。”于是,村里開始盤算如何將這片廢墟變廢為寶,實施鄉村振興項目。
經過深思熟慮,黃寶川創新性地提出了“公司+農戶+村集體”的三方合作模式。他們引進了寧德市天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由村里向上級對接項目及申請政策補助資金共計92萬元,其余140多萬元資金缺口則由公司全額支出。這種模式既緩解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有限的困境,又充分發揮了公司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同時,也激發了農戶的參與熱情。
從2022年5月開始,洪溪村在山上種植了上千畝油茶樹苗,并分給各村民小組進行養護。采摘的茶籽及制成的茶油的盈利,村集體財產需分成20個點,其余由公司分配。這種利益共享的機制,讓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激發了他們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的積極性。
付出總有回報。2023年12月,洪溪村200多畝古油茶園迎來了第一批成品油,為村里帶來了10萬元的經濟收入。
“現在,我每天都會來這里幫忙養護油茶苗,不僅有工資領,還包吃包接送。”村民黃阿伯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如今的尖坪山已經煥然一新,搭建了幾處涼亭,新開了一條上山路,新建幾處大棚基地。“我們將通過茶油產業帶動旅游業發展,聯合村里的煉油坊、瀑布公園、水上樂園、農家樂等,打造一日研學游。”黃寶川充滿信心地說。(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呂捷 尤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