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南安市委、市政府第六督導組驅車來到羅東鎮,對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南安校區項目(續建)等項目,開展項目建設階段性復盤跟進工作,助力項目提速建設。
據悉,6月是全年工作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羅東鎮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以“集中攻堅月”為抓手,迅速掀起重點工作攻堅熱潮。
省級重點項目加速推進預計 7月竣工交付使用
14日上午,在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南安校區項目(續建)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機械作業車來回穿梭,上千名工人忙碌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作為省級重點項目,該項目一期占地面積575.983畝,擬建設規模33.72萬平方米,辦學規模達6400人,計劃于2024年7月竣工并交付泉州醫高專使用。該項目年度計劃投資7億元,已完成投資5.01億元。目前,一期主體共21棟建筑,已全部完成封頂落架;二期主體共5棟,已開工建設2棟,10號樓食堂完成外墻工程砌筑,16號樓宿舍樓計劃6月20日封頂。
“今年,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由于一戶征遷戶的問題,導致10號樓食堂無法按時推進。我們開展了多次工作,仍無法解決。自從督導組入駐,我們便順利解決了問題。”羅東鎮大學城征遷組副組長黃偉欣說。
南安市委、市政府第六督導組副組長、南安市人大常委會專職常委王聲敦介紹,該項目納入市里“集中攻堅月”活動項目以來,他們就第一時間奔赴項目施工現場開展調查工作。“當時,我們了解到,由于征遷戶涉及3個兄弟,他們對于賠償事宜無法協調,且家里有困難老人存在住房問題。為此,我們多次深入拆遷現場,對征遷戶進行多方面思想動員工作,并對征遷組傳導壓力。大家一鼓作氣,僅用13天就解決問題。”
在完成該拆遷工作后,督導組又發現10號樓有一處民俗宮,涉及多人。督導組聯合鎮村入戶做工作,反復協調推動,最終拿下10號樓建設用地。如今,食堂大樓正在開展內外裝修。
據了解,目前,督導組又聯合南安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推動項目二期土地使用手續報批,開啟二期項目一些祖厝、民俗宮廟等房屋征遷工作,助力項目提速建設。
多部門多角度發力有效解決項目滯緩問題
14日,在羅東鎮后茂橋頭片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對一棟四層樓的民房進行拆除。督導組、征遷組正與戶主進行溝通,詢問戶主是否有需要協調的問題,得到了戶主的肯定與支持。
羅東鎮副鎮長林曉濤介紹,后茂橋頭片區改造項目總規劃面積48.94畝,總投資約4億元,需征收房屋56幢,征收后可盤活用地36.52畝,規劃建設6幢約11萬平方米的商住用房。目前,已簽約40幢、騰空35幢、拆除28幢,征收面積18946.17平方米。
“我們從2021年10月就開始入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表現在群眾對城鎮化改造的不理解,導致征遷工作滯緩。為此,我們不斷入戶做工作,制定20多條保障措施,確保征遷戶征遷后的生產生活得到保障。”林曉濤說,督導組進駐羅東后,項目得以提速推進,目前進入掃尾階段。
王聲敦告訴記者,自南安開展“集中攻堅月”活動以來,羅東鎮被納入的項目多,為此,他們聯合多部門,多角度地開展項目攻堅工作。“首先要勤,項目有問題,必定要在現場解決。為此,我們每次都是第一時間奔赴項目現場,了解項目施工動態、存在的難點、痛點;其次要細,對于每個項目,我們都要列出詳細的問題清單,進行分析;最后要精,要發揮好督導組的作用,精準督導、精準發力、精準推進,做好群眾工作,才能實現項目‘雙提’建設。”
“雙提”百日攻堅提速提質保障項目建設
這幾個月來,督導組在多次協調如何推進項目雙提速后,羅東鎮也十分重視,于5月印發《羅東鎮“雙提”百日攻堅擂臺賽工作方案》作為制度保障。
記者從《方案》了解到,羅東鎮發布“比擔當作為,賽實績”“比重點項目,賽成效”“比鄉村振興,賽質量”“比重點清單,賽指標”等四個任務,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強化督導推進、強化比拼晾曬、強化“雙評”運用、強化宣傳引導等五大保障措施,擬定項目土地房屋征收分解表、羅東鎮2024年鄉村振興項目進度表、重點工作比拼表等圖表,進行為期百日項目攻堅擂臺賽,時間持續到2024年8月10日,全鎮將以“提速”“提質”比拼“擔當作為”“重點項目”“鄉村振興”“重點清單”,全力拼經濟、拼發展,著力打造“文教衛強鎮、宜居小城市”,全力建設南安北部新城。
林曉濤說,自羅東鎮開展“雙提”百日攻堅擂臺賽以來,后茂橋頭片區改造項目征收工作組累計入戶達200次,采取每日會商、綜合施策、法理結合等方式,做通群眾思想工作,成功簽約2宗房屋。
除了后茂橋頭片區改造項目進展神速,南安北部新城銀河片區及健康產業園配套設施項目進展也得到雙提升。
此外,湖濱北路匝道橋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匝道橋沿河側兩個匝道已完工,工人們正在進行剩余兩個匝道箱梁張拉、澆筑箱梁頂板砼以及匝道引道南側擋墻安裝模板等工作。
據悉,南安北部新城銀河片區及健康產業園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23.52億元,建設市政道路共9條,實施總長度7.508公里,以及建設健康產業園配套設施項目,建筑面積38.72萬平方米。年度計劃投資3億元,已完成投資1.7億元。目前,項目(一期)需先行建設7條道路和1座橋,湖濱北路、湖濱南路、銀河新橋已開工建設,并同步推進前期手續辦理。(記者 黃俊濤 李想 通訊員 李峰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